9月,《雪花女神龍》在多家地面頻道和市縣臺播出,成績雖然談不上特別出色,但也頗為不俗。
由于發行另一家賣出去的電視臺與易安影視差距太過懸殊,直接被劇組解除了合同。
《雪花女神龍》劇組寧愿付違約金,也要把所有的發行業務都交給易安影視。
因為易安影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發行能力,劇組相信以易安影視拿到全部發行權后,幫他們賺的錢比違約金更多。
而易安也沒有讓劇組失望,得到發行另一家發行公司所分區域之后,很快就有了兩家市臺的突破進展。
不過,要說最關鍵的,還是易安同兩家上星衛視搭上了線。
顏禮還親自出馬,同其中一家意向較高的電視臺見了面。
目前,談判還在拉鋸階段。
作為古裝劇,《雪花女神龍》的起始價格要比《征服》這種現代劇更高。
這也是業內的常規現實。
電視臺買劇是有自己邏輯的,他們會推算劇組的投資成本,判斷劇組的利潤空間,然后進行出價。
現代劇服化道成本低于古裝戲,除非有其他方面的優勢,否則價格多數都不如古裝劇。
同時集數方面,也會影響價格高低。
電視劇集數越多,并不代表越賺錢,總價或許會高,但單集的價格卻會拉低。
比如一部40集的劇,或許總價能賣400萬,但單集也就10萬。
而一部20集的劇,總價或許只有300萬,但單集是15萬。
所以現階段的電視劇,很多都是20~30集為主,超過40集并不多。
原因就是集數多會拉低性價比和回報率,而且總價太高,電視臺也會覺得風險大,購買意愿低,提高發行難度。
當然,這說的是普通劇組,如果對項目有信心或者是電視劇火了,那就是集數越多越賺錢。
具體項目,具體分析。
顏禮也是對比了《征服》和《雪花女神龍》兩次發行過后,發現這發行電視劇里的門道多的很。
既要看本事能耐,也要看市場和運勢。
無人問津的《征服》,可以變廢為寶,小成本,大回報。
業內矚目,幾千萬的大投資最后賠個底掉,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顏禮越琢磨越覺得影視這行風險不小,制作和發行都有翻車的概率。
還是平臺夠穩,八面不動,還占據主動權,就算一兩次失利,小有受挫,也不至于傷筋動骨。
如果國家讓私人搞電視臺就好了!
不過,很快顏禮就拋開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繼續關注《雪花女神龍》的發行。
雖然有古裝劇的加成,但《雪花女神龍》有無上星成績、地面頻道數據談不上大爆、集數較多等諸多短板,都給了電視臺拉價的理由。
目前最有傾向的渝市衛視,只給了單集12萬的價格,《雪花女神龍》共45集,總價不過是540萬。
考慮到《征服》賣給冀省衛視為單集15萬,顏禮還是覺得價格偏低了。
他希望能談到600萬,也就是單集13萬+。
《雪花女神龍》播出成績不如《征服》,未必有很多上星衛視來搶。
所以來談的衛視,要盡可能的爭取利潤。
雖然渝市衛視沒有同意還在考慮僵持,但顏禮通過系統摸底,覺得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