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禮的動作比蔣雪柔想的還要迅速,不到四天時間,就談好了合同。
《水月洞天》被川省衛視和貴省衛視,共同以單集60萬,合計1800萬的價格拿下首輪播映權。
當然,這里面有一個附加條約,就是《水月洞天》的收視率要達到一定標準線。
也就是說,算是一個小對賭。
成績達標,拿到1800萬,成績不達標,價格比原定的單集55萬會低一些,大概約1500萬左右。
一來一去300萬,電視臺播低省錢播高賺錢,自無不可。
周易那邊比較猶豫,他們還傾向于落袋為安,卻被顏禮說服。
顏禮和電視臺簽的這個對賭合同,要求沒那么高,而且涉及到重播等諸多條款,達成幾率還是不小的。
周易也不是初出茅廬的公司,多部劇熱播,對自家項目的還是有信心的,最終愿意賭一賭。
這也是和現在的行業風向有關。
電視劇價格越來越貴,良莠不齊,各家電視臺又競爭激烈,買劇賠了的情況時有發生。
更不用說除了市場,還有人為因素。
去年,央視的一個負責人因受賄喜提十年縫紉機。
今年年初,曾擔任《雍正王朝》制片人也是央視購片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也緊隨其后,據說是多次拿了制片方的孝敬。
這種丑聞,加上市場環境,進一步促使電視臺對購劇更為慎重和“功利”。
不少電視臺都在有意將購劇價格和收視率掛鉤。
特別是深陷漩渦的央視,據說已經明確開始相關改革,打算推出【以點購劇】。
說白了,就是先播劇,然后按成績算錢。
比如,播出收視率1%及以下,每集30萬,播出收視率3%,每集40萬,x%及以上(封頂),每集50萬。
這么做可以極大保護電視臺的利益,同時也能提升黃金檔的質量。
但這樣一來,制作方可就麻煩了。
沒有人保證自己的劇就一定火,而且好劇成績低迷,爛劇收視火爆,還有靠重播火的都比比皆是,這種玩法風險太大了。
但現在是買方市場,電視臺,尤其是央視極為強勢,你不賣有的是人賣。
央視一旦帶頭,后面的一些電視臺估摸著也會有學有樣,聯合壓制制作方的利益。
顏禮之前發行《水月洞天》的時候,還和川省衛視的人聊了聊。
對方半開玩笑的表示,下次再簽類似的對賭,條約可能會苛刻的多。
顏禮倒是很淡定,因為他不相信電視臺可以保持一致。
電視臺各家的競爭,其實比制作方競爭還要激烈。
央視帶頭,或許有的電視臺跟著學,但也有的電視臺會背刺央視,搶優質項目。
如果央視【以點購劇】,別的電視臺還是按照之前的路數來,制作方愿意選哪個不必多說。
凡事都有兩面性!
以前央視平臺最牛,好劇都是它挑完了,然后才是地方衛視挑。
現在【以點購劇】一出,劇組們用腳投票,說不定變成了地方衛視瓜分好劇,然后剩下的才去找央視。
購劇賠錢+內部貪腐,與優質項目大幅減少直接導致電視臺整體收入受影響,孰輕孰重?
顏禮原先也緊張過,后來通過系統搜集情報分析后,就淡定多了。
雖然情況不會那么極端惡化,但各家電視臺購劇時要求收視率成績,乃至相應對賭,未來可能成為常態。
說不定以后還會倒逼制片方去“購買收視率”,滿足電視臺和達成對賭。
很多老朋友見到顏禮,都說顏禮變了,而且變化很快。
每次顏禮表面笑笑,心里都忍不住嘆氣,天天在社會這個染缸里泡,天天和吃人不吐骨頭的老油條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