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按比較符合易安這種強勢發行方市場價的15%算,這八部劇一口氣就入賬差不多2000萬。
如果這八部劇最后能賣到2~2.5億,易安光是發行分成就是3000~3800萬。
這還只是半年,此番打響名號,下半年再接個8~10部劇,又是幾千萬入賬。
蔡衣儂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唐人一年累死累活好幾個項目,才能賺多少錢,她都想改行做發行了。
顏禮不知道蔡衣儂的想法,不然肯定會駁斥她。
哪有她想的那么容易!
發行雖然是無本買賣,但也不是沒有支出,團隊交通、住宿、工資、獎金、公關費等雜七雜八,再加上稅務。
真正落到顏禮手里的也就六七成,有些開支大的項目,可能也就一半。
更關鍵的是,易安的體量撐不了蔡衣儂說的那么多項目。
這八個項目可都要長期跟進,至少大半年起,投入不少時間和人力。
再加上一些零散優質項目和易安自己出品項目,剩下的余力真不算多。
這不是說擴充發行團隊就一下可以解決的,團隊擴充了,項目且不談,電視臺不一定能全部吃得下去。
只是幾部劇,易安可以盡量的挑選那些口碑好、有底線、給錢爽快的電視臺,價格也能比較滿意。
但要是項目太多,就勢必要和一些不太講究的電視臺合作,也難免做出一些讓步,那么里面的變數和麻煩就會無窮無盡。
盲目擴張,等于雞飛蛋打!
顏禮沒有被發行的利潤沖昏頭腦,仍然選擇穩扎穩打,慢慢發展。
當然,顏禮內心謹慎,但為了宣傳考慮,易安對媒體公布的口號還是比較奪人眼球的。
八部劇前期入賬1.42億,目標總入賬2.5~3億。
私下收買的媒體,更是直接干脆打算稱易安【內地電視領域發行第一】,顏禮本人更是被冠以【電視劇發行之王】的名號。
這個說法肯定有人不服!
但目前來說,拋開中影央視等國營企業,民營公司,在電視發行領域,真沒幾個能和易安碰一碰的。
像海潤等一些公司或許也能有類似的數據,但細究起來,絕對沒有易安那么亮眼。
否則《亮劍》這部劇也不會是易安來主導,甚至海潤已經考慮可以拿出一些項目和易安合作。
不過,比較尷尬的是,海潤這邊也有自己的發行團隊,好的項目不舍得給,差的項目易安又看不上。
只有像《亮劍》這種質量優秀又不怎么受重視的黑馬,才能促成海潤和易安的發行合作。
看片會結束后,相關報道發布,對易安和顏禮各種鼓吹。
《易安看片會成交金額1.42億,據悉顏禮獲利至少千萬》
《發行之王誕生,顏禮八部劇目標賺3億》
《與天才制片人相比,天才發行人才是顏禮真正的面目》
《自2003年《征服》起,顏禮操刀發行電視劇十余部,總入賬將近5億》
《……》
新聞發布后,普通人不知道行業內幕和門道,有些人干脆以為這1.42億算是顏禮的。
這姓顏的財神爺轉世嗎,賺錢比印鈔票還快?!
也有一些人看懂了情況,知道顏禮屬于銷售,天涯還有人做了科普和分析,大概算了一下顏禮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