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被想報父仇的張美人蠱惑,漸漸生了造反篡位之心。
小皇帝李治年紀小,相比于嚷嚷著讓他做好皇帝的老臣們,更偏向于李道宗這個嘴甜拍馬屁,給他貢獻珍寶美人的皇叔。
獲得了李治信任后,李道宗就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
想造反成功,那幾個老臣不足為慮,但壯年并有威望的薛仁貴不得不解決。
老仇+擋路,李道宗和張美人就開始算計薛仁貴。
薛仁貴被算計成功,下獄重傷,然后返鄉半路還被刺客刺殺成功。
薛仁貴一死,幾個老臣也被一一李道宗一一剪除,個個罷官,尤其是尉遲恭,更是鞭斷人亡。
再無威脅的李道宗起兵造反,李治絕境之下,薛仁貴閃亮登場。
原來,薛仁貴是假死,他和徐茂公察覺了李道宗的反心。
但后者是王爺,并未暴露野心,再加上李治對其信任有加,很難將其定罪。
于是,薛仁貴按照徐茂公之策,故意被算計,然后半路假死,目的是引蛇出洞。
薛活著,李道宗不敢造反,皇帝看不清他的真面目,江山遲早要完。
薛死了,李道宗再無顧忌,暴露本來面目,皇帝才會知道誰正誰奸,薛仁貴正好借此機會把壞人一并帶走。
整個計劃,除了因為保密,使得不明真相的尉遲恭為了救薛仁貴,上殿罵龍,導致鞭斷人亡,其他一切順利。
李張造反,薛仁貴撥亂反正,李治痛改前非,封薛仁貴為一字并肩王,口稱王兄,信重有加,然后再引出征討回紇的劇情。
至于尉遲恭的戲份,主要是增加悲情和欲揚先抑的抑。
苦肉計得苦,反派得壞,昏君得昏才能突出主角的重要性。
主角團又不能死,那就只能拿老臣祭天了。
本來顏禮還想改成反派把尉遲恭活活害死,后來覺得有點過,就用了評書的常用套路,x斷/亡人亡。
…
大殿之上,客串李治的潘越明一臉驚恐看著逼近的叛軍:“誰來救朕。”
“誰來救朕。”
飾演李道宗修慶獰笑的看著李治:“皇侄,不要妄想誰來救你,能救你的,不是死了,就是貶了。”
“安安心心的上路吧,我會把你的忠臣都送去陪你和皇兄的。”
“動手。”
一聲令下,其手下大將舉起刀,李治絕望的閉上了眼,然后沒見刀落,反而有液體流在他的臉上。
李治不解睜開眼睛,卻發現剛才舉刀殺自己的叛將,此時脖子里插著一根箭,剛才流在自己臉上的正是他的血。
砰!
叛將倒地,李道宗又驚又怒,看向殿外:“何人造次。”
“大唐平遼王,天下九省四郡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薛禮薛仁貴。”
隨著話音,一騎白馬沖進殿中,馬上則是穿著染血白袍白甲的薛仁貴,與年輕時相比,此時的薛仁貴留著短須,更添了幾分沉穩和霸氣,盡顯大唐柱石風范。
看到薛仁貴,所有人臉色大變,李道宗活見了鬼,周圍叛軍也一個個面如土色,慌亂至極,更有甚者干脆兵器都嚇掉了。
人的名樹的影,劇中大唐第一神將的名聲不是蓋的。
而且這幫叛軍嚴格來說都是他的部下,見到以一敵軍的老上司,哪個不慌。
薛仁貴沒理會其他人,躍馬進殿之后,持兵對李治拱手一禮。
“陛下,臣護駕來遲。”
看到來救自己的是被他嫌棄打壓的薛仁貴,李治是又喜又愧,百感交集,只是倉促一句。
“平遼王千萬小心。”
薛仁貴點點頭,看向四周叛軍,朗聲開始嘴炮,大概意思是說,你們都被我包圍了,現在趕緊投降,我可以向皇帝求情,既往不咎,不然通通弄死。
李道宗都氣瘋了,單騎一人,還敢如此放肆,見叛軍受薛仁貴震懾,不敢輕動,連忙派身邊的親衛上去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