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壹安院線建設步入正軌,易安改組完成,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香江那邊也搭上了線。
顏禮雖然仍然忙碌,但總歸是有一些閑暇時間。
5月中旬,羊角燈胡同
顏禮提著兩箱東西進門,就只看見顏奶奶一個人坐在房檐下曬太陽。
“奶,就你在家?”
“你爸做菜呢。”
顏奶奶沖廚房一努嘴,顏禮探頭一看,老顏同志正站在灶前燉菜。
顏禮樂了:“又琢磨偷哪個館子的招牌菜?”
都說京城沒美食,這話是有些偏頗的。
要說京城本地小吃不好,或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京城的餐廳飯館,絕對是藏龍臥虎。
首都之地,全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怎么可能沒好吃的,川魯粵淮揚等中高檔餐廳飯館數不勝數,海外各國的餐廳也不在少數,只要你有錢,就虧不了嘴。
對于老顏同志這種老廚子來說,來到京城,可算是魚入大海。
據顏禮所知,老顏同志出去下館子,只要吃到合心意的,回家都惦記著復原出來。
打算等回棗市飯店售賣,或者向親朋好友們顯擺自己研究的【正宗京城名菜】。
“前天秦蘭領我和你媽去了一家清真館子,扒牛肉做的真不錯,我正琢磨呢。”
“那您自己琢磨吧。”
顏禮挺愿意看老顏同志能自己找到事干,不嚷嚷回老家,其自己高興,家里還能飽飽口福。
“我媽呢?”
除了廚房,顏禮又問張紅在哪,老太太撇撇嘴。
“去旁邊串門了。”
“嚯,我媽這都交上朋友了。”
顏禮有些驚訝,父母來京城時間也不長,期間還有董萱、秦蘭陪著玩,就這個空擋,張紅還有人際關系突破,厲害啊。
“哼,什么朋友,一群老娘們聚著扯老婆舌。”
顏奶奶不屑的哼了一聲。
農村人有農村人的智慧,初來貴地,人生地不熟,哪怕兒子孫子有出息,也愿意與人為善,與己方便。
于是,在落腳羊角燈胡同不久,顏奶奶和張紅就開始研究與周圍鄰居打成一片。
原本那幾個鄰居大媽,看她們是外地人,獨門獨院,常常豪車來往,情緒比較復雜,既帶著點老京城人的看不起,又略帶幾分羨慕和酸澀。
不是住在京城四合院就是有錢人,大雜院的底層百姓多了去了,渾身上下就戶口最值錢。
張紅和顏奶奶了解了一下,采取“吃人嘴軟”大法。
董萱、秦蘭包括范小胖,誰來都提點東西,顏禮、顏信也是如此。
有些保質期短的,比如水果啥的,吃不了容易放壞,顏奶奶和張紅都送給鄰居,再加上張紅是飯店老板娘,嘴甜會說話,成功與一眾鄰居建立了不錯的關系。
到這,顏奶奶就停了,她覺得達到這個程度就可以。
但張紅和那幾個鄰居搭上線,閑著沒事,愛同那幾個大媽一起聊天,多少引起顏奶奶的不滿。
“奶,我媽這招高啊。”
顏禮替張紅說話,顏奶奶不滿:“高哪去了。”
“高就高在,她去扯老婆舌,就沒有人扯咱家的老婆舌了。”
董萱和秦蘭包括范小胖多次登門,哪怕有時候喬裝打扮,也難免被人掃到一兩眼,哪怕沒被認出來,幾個女的輪番登門總瞞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