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被人捏住要害的事,哪怕回報不高,都要積極布局,甚至為此不惜代價。
更不用說,微博不僅僅是防御性,還可以轉化為進攻性。
微博掌握在顏禮手中,光是每年的各種影視+藝人宣傳資源能給他省多少錢。
甚至反過來可以轄制競爭對手,打壓或者是收取高價流量費。
自己省錢,再從競爭對手那撈一筆,此消彼長,可想而知。
此外,作為文娛從業者,顏禮一直想拿到足夠的傳媒資源,建立自己的喉舌矩陣。
如果微博成功,手握最火最大的社交媒體和實時新聞平臺,不用說喉舌矩陣,顏禮直接升級為傳媒大佬,他的“話語權”將大幅度提升。
同時,微博和視頻網站,包括其他顏禮投資的網站,互相引流合作,既節省成本,還可以形成一個正面循環的流量池及戰略同盟。
如此,也對顏禮后續的一些布局和投資提供重要幫助。
總之,一個微博可以把顏禮的整個商業布局徹底盤活,并且提供各種幫助,形成強大的閉環生態以及行業主動權。
不過,愿景是美好的,但能不能把微博做起來,顏禮心里還是繃著勁的。
兩個難題。
第一,對于互聯網行業,顏禮是外行,對行業了解不深,技術方面更是一竅不通,當初沒有搞視頻網站,也有這方面的顧慮。
顏禮必須得找幾個足夠得力助手,幫助他將微博組建起來。
第二,微博的投資可不低,且一時半會不一定能找到渠道變現盈利,這就需要顏禮往里面投錢和拉投資。
院線燒著錢,視頻網站估計還得燒,再加一個微博。
顏禮不是下金蛋的雞,萬一資金鏈斷了,搞不好比老賈下場還糟。
難歸難,但還是有解決辦法的。
沒人才就去挖,比如這個情報就提到了未來新浪微博的一些核心高管,比如ceo王高飛(來去之間),產品經理、首席運營官、技術負責人等。
雖然顏禮明白,這么大一個平臺不是僅僅幾個核心高管就能撐起來。
很多時候,人的成功離不開時代機遇、平臺助力和運氣成分。
但不管怎么說,這幾位確實在未來微博的成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起碼比顏禮自己尋摸要靠譜一些。
資金不夠,那就多融資。
顏禮對微博的經濟回報需求遠低于商業布局需求,只要能保證微博的控制權,多讓出一些股份也可以接受。
雖然有難題,但顏禮做微博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比如明星和名人資源。
情報里除了介紹成功的新浪微博,也提到了一些失敗的微博或者類似軟件。
飯否和企鵝微博之前的企鵝滔滔,都比微博出現的還早,早期發展因為名人引流方面開發不足,沒有迅速打開局面,進而因為其他更多原因,導致被微博反超。
而在這方面,絕對是顏禮的強項。
很多互聯網,尤其是初創網站,根本接觸不到娛樂圈,接觸的到,沒有錢人家也不鳥你。
而顏禮可以憑借圈內資源和人脈,大規模和相對低價甚至免費的拉明星和名人入場。
明星和名人引流,不代表就能夠壓倒其他競爭對手,但結合搶先布局,可以建立先發優勢。
市場就這么大,足夠的先發優勢可以產生虹吸效應,吸引大量新用戶,不斷的鞏固提升優勢,擠壓競爭對手生存空間。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顏禮開掛,有上帝未來視角。
其他競爭對手,摸著石頭過河,顏禮可以明確精準保證微博的重大戰略節點不會出現一些失誤,并且在戰術上有一些先進新穎的策略。
甚至因為情報系統,顏禮可以了解競爭對手的動向,做出針對性的打擊。
有這些優勢在,哪怕顏禮在資金、技術和流量方面有所劣勢,他也有信心同各家互聯網巨頭掰一掰腕子。
更不用說,有一些互聯網巨頭也不是不能合作,取長補短,共贏共生。
顏禮連寫帶研究,一個微博情報折騰了一個多小時,可見對這個情報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