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坐了下來。
“那么可以開始了嗎?”
“可以。”
“你的題目是什么?”
“額......┭┮﹏┭┮”
“好吧好吧。”
埃里克看著菲利普一副快哭出來的表情。
愿上帝憐憫這可憐的羔羊。
“論何以得見上帝。”
“埃里克,得見上帝?”
菲利普被這標題嚇了一跳。
這題目太大,如果稍一不慎可能就會被打成異端。
而且就這個題目,菲利普只想到了一種可能。
“你是指靜修嗎?”
靜修是東方教會流傳的一種默想方法,他們認為通過訓練肉體,基督徒能用雙眼得見上帝之光。
在西方教會也有很多人擁躉,不過很不幸在十幾年前東西方兩教會互相開除教籍后,靜修在西方被棄置了。
“你能不能聽我說完。副標題是‘信仰尋求理解’。”
“理解?”
“如果說上帝創造了世界,那么便可以期待,上帝的受造物應當有上帝作為的記號。就像雕像作品會清楚地反映出雕塑家的獨特風格,畫家也會在自己的畫作旁署名。
那么受造物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到上帝呢?”埃里克看向了菲利普。
“是運動(變化)!世界的一切都在運動,而運動都有一個因,正如雨會從天而降,石頭滾落。一切運動緣起都歸于第一因,第一因乃是上帝之手。”
“很好,不過這只是一個方面,不過我們還需要更加精辟一些。
我可以從歷來思考這個問題的傳統中,找出一共三個答案:人的理性,世界之秩序,世界之美。
首先,人的理性,希波的奧古斯丁告訴我們,上帝創造的頂峰就是人的本性,即人有能力進行推理,因此只有人才得見上帝之蹤跡,正如我們現在在思考。
第二,世界之秩序,與人一樣,世界同樣存在理性,即世界之秩序。人的理性與世界秩序存在一致性,我們可以理解它,也有必要去理解它。正如花朵缺乏肥料時,必然枯萎;人終有一日會走向死亡。天上地下有數不清的見證,都傳頌著他智慧的奇事。
第三,世界之美,這個可見的世界是無限壯美的,如難以想象的廣闊,天空無法測量的高度。當我們因長滿鮮花的草地與和煦的微風而心曠神怡時,我們感受到美感,它們無疑是在仿效上帝的圣潔
綜上所述,我們一共有兩部書,我們須從中搜集我們的上帝,除了成文的那本書外,還有另一本書自然(世界)。
自然中的所有,無論大小,都像許許多多的人物,在引導我們沉思上帝不可見之事,也就是使徒保羅所說的他永恒的能力與神性......”
“寫好了嗎?”
埃里克看向了菲利普。
“自然的一切足以說服人類,叫他們無可推諉.......通過圣潔,神圣的道,更加清楚完全地啟示自己。自然之偉大是我們今生所必須知道的。”
菲利普喃喃地念誦著羊皮紙上的語句。
“我有罪,埃里克。”
他突然站起了身子。
“我不能拿這個為自己謀前程。這是屬于你的。”
“不,所有的一切都是屬于上帝的。”
因為這確實不是他的,這是阿奎那的,盡管他老人家現在還沒出生。(圣托馬斯·阿奎那,十三世紀經院哲學家,被稱為天使博士,教會36圣師之一,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神學家。)
“可是......這.......”
菲利普望著手中的這篇論文。
或許有些夸張,但是就這篇文章來看,在菲利普的認知之中只有教父時代的學者才能寫出來。
“菲利普,我要離開這里了。大概......不做修士了。”
喜歡開局中世紀,正在十字軍東征請大家收藏:開局中世紀,正在十字軍東征快看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