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填空題是“考生會遇到一個表面是人類實際卻是人偶的鬼魂,那個鬼魂假扮的人類名叫()”。
她迅速在括號內填寫上了名字。
而看到她填寫上去,大家就都看到,那倒在地上的考生,卻是在此時,重新站了起來!
他……一滴血都沒有流!
“啊!”
這時候,不少反應快的考生都明白了過來,紛紛在考卷上寫下答案!
當所有考生寫下答案后,那考生,卻是消失不見了!
“這……這是?”凌麗霞明白了過來:“他就是……”
這道考題從一開始就提及”考生“這個主語,完全就是為了誤導考生,將懷疑范圍從”考生“這個群體抽離。即使是朱蓀伶,最初也的確是沒有懷疑過考生內部,畢竟以公平為準則進行考試是一條鐵律,如果某個考生被鬼魂替代,除非一開始就殺了他,那這個考生本人豈不是可以輕易做出這道考題來?但一開始就殺了考生,也毫無公平性可言。
但,朱蓀伶的人生信條就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她甚至強忍不適,故意用英語在考生面前念《圣經》。即使考生聽不懂英語,只要是《圣經》的字句都會覺得不舒服。但即使如此,她依舊沒有完全放心。伊莎貝拉是可以對所有考生都產生感應的。所以一旦有考生被鬼掉包,那么伊莎貝拉肯定會知道。所以她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詢問伊莎貝拉考生中是否有異樣,伊莎貝拉都回答沒有。她在下絕對命令的情況下,伊莎貝拉不可能撒謊。伊莎貝拉的血脈,表明她不可能是被鬼魂優先殺戮的人,所以她是鬼的可能微乎其微。
換了一般人,到這地步,絕對是已經可以將考生中有鬼這一可能徹底排除了。但朱蓀伶,卻絕非是一般人。
在凌晨五點馬路上開始有車輛后,她就想出了這個對策,進行最后一次試探。她說出那個命令的時候,其實根本沒有啟動絕對命令能力。只要她不動用這個能力,即使用命令式口吻和人說話,對方也不可能對她無條件服從。只是,是否使用這個能力,完全取決于她自己的意志,別人根本無法得知。
如此一來,大家都會因為恐懼,不敢去穿馬路。但是鬼魂不同,即使被車撞也不會死,那么為了不被考生察覺從而做出考題來,鬼魂就很有可能會選擇橫穿馬路,畢竟車速雖然快,但是運氣好也不是不可能不被車子撞到就橫穿馬路的。再說十幾個人一起橫穿馬路,說不定未必會被撞到。當然,也有可能鬼魂有什么異能,可以讓車子撞不到他,不過這對朱蓀伶而言無所謂,誰走出去,誰就是鬼。
十秒的時間,有兩個目的,第一就是為了形成一個緩沖,否則考生們會立即發現他們根本不會強制去穿馬路,鬼魂也不會立即察覺不對勁。到了第十秒,看著那么多車輛,只有鬼才會踏出去。因為對鬼而言,本就不可能被絕對命令操縱,因此也根本無法發現朱蓀伶其實沒有動用絕對命令能力。其他考生就會立即發現,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會去穿馬路。第二則是因為,她之前就觀察到遠處一輛飛速開來的車輛,她早就通過對其車速的大致測算,迅速在心里面計算出物理公式,推斷十秒后就能立即撞上走下馬路的人。如此一來鬼很可能被撞到是一方面,看著飛速開來的車子,除非是被強制命令,正常考生絕不可能走下馬路去死。朱蓀伶畢竟不是阿格妮絲,不是別無選擇,她并不打算殺人。
“所以……那個考生就是人偶……嗎?“
凌麗霞現在都是驚魂未定,而朱蓀伶事先都沒和她說過。顯然,即使對她,朱蓀伶也沒有全盤相信。不過,朱蓀伶也不介意,只要事后證明了一切都是她多慮,大不了她抹掉所有考生記憶即可,那么一來,也不會讓他們對朱蓀伶產生不滿。她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已經想好了所有對策和退路。
而現在,考生們固然對朱蓀伶有些不滿,但比起經歷十秒的心跳,將一個跟隨在他們身邊,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除掉,反而讓他們更感激朱蓀伶。不然……死的時候,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此時,朱蓀伶拿著一張紙,查看朱紅風鈴的資料,同時說道:“伊莎貝拉,一旦你感知范圍內出現考生,就告訴我一聲。那個被掉包的考生,有可能還活著。”
朱紅風鈴的具體資料中,關于她的死,調查得很深入。
“朱紅風鈴去世前,陷入了巨大的抄襲風波,她的最新小說《魔鬼蘇醒》,涉嫌抄襲了另一位知名作家海月流影的小說《鬼影》。原本,《魔鬼蘇醒》很可能會被導演林子善改編為電影的計劃,也因此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