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的新學期就在他神奇的節奏中開始了。
以前雖然大部分同學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好歹人坐在教室里,能猜測一下在學習或者寫文章,現在看都看不到了。
舍友們雖然知道他“要做什么”,但在上課時間,消失的李顏具體在干啥,他們是不清楚的。
李顏表示他很忙。
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初賽雖然輕松寫意,但是想跟陳凡創造奇跡,46%進度的計算機技能大概率不夠,還需要想辦法提升——李顏利用系統機制偷雞了一把,找來一大堆不同功能的電腦軟件,快速掌握著它們的使用方法。
學習軟件對李顏來說幾乎沒啥壓力,無非就是記憶的問題,把一個軟件的操作都吃透了,再給自己出點要求,實踐一下,懂得各種需求如何實現,基本就算是吃干抹凈了。
當然,有些軟件參數復雜,甚至有一些實際上并不好用但確實能用的功能——例如平面設計軟件的3d建模功能,這些李顏就暫時不去碰了,吃力不討好。
反正他先利用不吃力也不費時間的軟件學習,提高“軟件技術”數值反哺高級技能“計算機”,再輻射“編程”,學簡單的提升困難的,效率拉滿。
還有推理小說馬上截稿,他需要集中精力改好;跟林恒的唱片計劃也需要推進,正在挑選合適的詞;物理化學的學習也要開啟了,先短時間內把課內知識學透;網文也寫到了比較關鍵的階段,這本書能沖到什么高度也就看他在琢磨的劇情高潮了;籃球賽組了隊,也得正式帶帶隊友……
他要把所有的時間利用起來,某件事情做累了就切換另一件,腦子疲憊了就參與到體育運動里去。
聽起來很累,但他當前數值最高的技能之一——60%進度的“精力”,讓李顏甘之如飴。
現在想掏空他的精力可沒那么容易了。
周五下午的體育課,李顏出現在了操場,這讓整個零班都很震驚。
“主課都不上,體育課你出現了?”林恒跑步時問了句。
“籃球隊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李顏的回答直指核心。
零班籃球隊,403宿舍全員,加上高個子白曉生跟小鋼炮侯軒,合計八人。
這里邊真會打球的,也就李若飛、李顏跟林恒三人,侯軒算是入了門,有身體素質打底,運球沖擊籃下,投投三分還是可以的。
其他人就沒啥好說的了,朱青倫這種球都不會運,只能籃下擦個板的選手,都算是“會打”了。
“其實我們想要有競爭力很簡單,”被眾人圍著的李顏正在提振士氣,“我們最大的優勢,是腦子好。我相信經過系統練習,我們能擁有不錯的戰術理解力與執行力,跑位這種東西,恰恰是大家沒啥籃球技術的時候學起來更快,因為不會滿腦子想著這球自己干。”
“嗯……”眾人反響平平。
“戰術跑位的事情,交給隊長兼主教練李若飛,我算助教,我們會教大家在什么情況下執行什么戰術。”李顏說得中氣十足,“要相信我們的對手根本不知道跑位是什么東西,他們絕大部分只會一對一跟人防守。”
大家還是聽不明白,林恒倒是點了點頭。
“你們不用擔心‘不會打’這件事,在跑位能落實的情況下,大家都只需要掌握屬于自己的三板斧,一個能充分發揮自己專長的功能性球員,才是最好的奪冠拼圖。”
朱青倫突然做了一個虛空投籃動作,惹得大家笑了一下。
“曉生,你這身高肯定打中鋒,只需要會卡位搶板上籃就行,你都不用動,就站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