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得好!這種無視當事人感受的侵犯隱私行為,就該……
小林:都說拍得太糊了,沒把你的帥氣拍出來,不如不拍。
李顏:哦。
然后林志遠就發來了一張高清特寫,赫然是李顏搶斷后扣籃瞬間的照片。
很專業,角度好、時機妙,肌肉線條明顯、表情專注、動作非常舒展,連身上的球衣被風帶起的褶皺都甚為飄逸。
李顏:妙哉,這人也太帥了吧。
小林:……
李顏:不過怎么會有這么高清的照片?這得是學校攝影社的吧?他們宣傳欄還沒搞出來,照片先傳出來了?
小林:攝影社社長在群里,初二學姐。
牛的。
“學姐”就像一個關鍵詞,雖然這幾天林志遠已經問了李顏無數遍,但一觸發相關連鎖,還是免不了八卦一番。
李顏干脆懶得答了。
于是林志遠轉換了話題:其實我要找你說的不是照片的事情。
先天開會圣體,被動光環:只要參會,會議時間延長百分之二十。
但是下一句消息讓李顏傻了眼:南方文藝有篇文章聊到了《白發少年》誒!
白發少年是個什么玩意兒?
小林:哦不對,記錯了,應該說的是《白發南宮劍》?反正就是你那本書。
李顏:沒事,原諒了。
小林:哦……《南宮少年》,不好意思顏少。反正就是上一期的南方文藝,周刊來的,有個專題聊網文的,提到了起源中文網,在夸你這本書來著!
《南方文藝》……算是地方刊物,從影響力到權威性,都遠不如《臨江文學周刊》的子刊《臨江文藝》,但也因此會討論一些其他正式刊物不太關注的內容,例如這次的網文。
李顏:你平時不咋看書啊,怎么淘到這東西的?
小林:我跟我們班學霸(不如你)推薦這本書的時候,他跟我說的。
李顏嘗試搜索了一下南方文藝,還真給他搜出來網頁版,不過只會發布電子投稿內容,恰好——《網絡小說:走向融合還是繼續尷尬》赫然在首頁。
不是,小胖,你確定這是夸我作品的?
點開一看,作者先對“網絡小說”進行了一波科普與歷史脈絡梳理,然后開始輸出觀點,總而言之就是網絡小說是新時代“商業化的”、“大體量的”產物,與傳統文學的追求有沖突,是“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全面融合的阻礙”,處于“立意不夠高級、規范不夠完善、方向不夠正確的尷尬階段”……
文章列舉了一堆時下熱門的作品,在肯定它們提供了足夠“茶余飯后聊以消遣的樂趣”之后,轉頭又是一通狠批,在這期間給了一句:
“唐俟神飛的《南宮少年》如同彼時武俠小說,是為通俗小說作品,尚且可堪一看。”
最后還上了一波高度,“廣大網絡文學工作者,應當堅守文學之道,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李顏皺著眉關掉了網頁。
林志遠吶林志遠,這么一篇文,你都能從里邊讀出來“夸”,實在也是斷章取義的天才。
這哪里是夸,這特么把我架在火上烤!
這文章水平之低下,也無怪乎只能發在冷門刊物上。
充斥著一股文人的酸氣。
看似在說李顏的文章是一股清流,實則高傲地把武俠小說乃至“通俗小說”都給否了。
李顏當場文思泉涌,準備寫一篇文丟到臨江文藝,你說網絡小說,我就從更大的方向聊聊網絡文學,逮著你的觀點打。
這鍵盤,就是我的投槍!
他還順手把文章鏈接發給了腎虛公子,想看看他這種用實際行動支持網文的人,看完會有什么感想。
公子秒回:考不考慮寫文跟他拼刺刀?
李顏大笑不止:拼刺刀不至于,不過確實在寫了。
公子:哪個平臺?發來,我打賞。
有錢也不是這么認知世界的啊公子。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