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以后要是給蘇思青知道李顏是三合一驚喜大禮包可咋辦吶……
李顏在文章中對“網絡小說”進行了一番探討,認為不該因為網絡小說的風格、受眾就給出所謂“低級”的評價,文學不是屬于個別文人騷客的陽春白雪,是屬于人民的。
他還以為蘇思青這種做了一輩子研究的老學者,多少會對這種觀點嗤之以鼻,還做足了準備看看來自大作家的反駁會有什么力度。
結果卻見蘇思青只寫了一句話,“人民群眾喜聞樂見,足矣。”
李顏對這老頭的好感度直接爆表了。
怎么回事,先天忘年交圣體啊?
蘇思青這封信寫作水平非常高,甚至讓李顏覺得放到蘇老的散文集里都沒問題。
這年紀這地位,能對網文保持一種學習、接納的心態,真的了不起。
李顏看得是文思泉涌,提筆就寫下了回信大綱,上一封信他肯定了網絡文學的價值,這一封信他卻要強調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不同,文學確實屬于群眾,但太過自由也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蘇思青暢想的散文詩歌平臺紅紅火火的未來,恐怕并不能實現。
今日的網絡文學百花齊放,未來的網絡文學可能單指小說。
網絡會成為部分文體的發展利器,但也注定不是另一部分文體的生存土壤。
想得正興奮,李顏看到蘇思青的最后一段話,直接傻眼了:
“唐飛兄,思青難有聊得如此暢快的筆友,不妨給個地址,方便日常交流。”
追上門來了啊!
想想也是,蘇思青地位多高,第一封信就給了地址,結果要回復李顏還得天天翻報刊找刊登的文章,聯系出版社一塊寄送。
確實顯得自己架子太高了哈。
蘇思青這次只回復了唐飛,因為夢生悠士的城市系列新篇章《新安速度》前兩天才扔出去,沒那么快有回應。
而且寫著小胖的家,只要蘇思青不登門拜訪,也沒法知道這倆筆名的主人到底是誰。
到了真有機會見面那天,大不了李顏就來個三震蘇思青。
反正信也交流了,觀點也交鋒了,不至于因為是個初中生就覺得曾經的高山流水作了古吧。
趁著腦子里觀點橫飛,李顏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就把回信寫了出來。
不過他還準備好好雕琢一下,大作家的誠意快從字里行間溢出來了,他也得表表自己的態度。
信寫完了,看一眼其他信封到底都是什么玩意兒。
臨江文藝的稿費單,小胖樓下超市的宣傳單,某網上期刊的稿費單——媽的,一個半月前投稿的了,現在才送到,還只有五十塊,給小報刊社投稿體驗是真差啊。
剛把稿費單扔一邊,一個精美的信封就露了出來。
“臨江省作家協會‘大美臨江’征文大賽組委會?”
他又翻了后邊兩個信封:
“新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五一杯’全市征文大賽組委會”;“全國第七屆‘天星文學獎’征文大賽組委會”。
草……李顏嘴角上揚,難道后邊這一迭東西,是獲獎證書?
去年年底跟今年年初的一些征文比賽,確實是基本在二三月份就截稿了,這么一算公布結果還真是五六月的事情。
扎堆來啊。
他想到了什么,突然變得有些緊張,快速翻閱著手里的信封,終于是看到了他最在乎的寄件人信息:
“第一屆超新星出版社國際推理小說文學獎組委會”。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