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文本太故弄玄虛了。”
全場細碎的討論聲戛然而止,出題人的笑容也僵在了臉上。
“小明是一個出色的詩人,經常作詩自娛自樂。但是,他一直被一件事情所困擾,那就是詩的排版問題。”
大家竟然笑了幾聲,連出題人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你看,我只是念了一下題目開頭,原封不動的。”李顏整個人很是松弛,“大家會笑,您會覺得尷尬,那就對了。考試的時候滿腦子只想著解題,這種無用的信息壓根進不了腦子。但是解過題了,回頭一看就覺得比較尷尬。”
“能夠篩選‘無用的信息’,也是競賽要求的一種必要能力。”
“這點我是支持的。”李顏點頭,“做題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一個獎牌,能力練習的最終目標是應用,如果懂得解開一道競賽難題,卻對如何實現具體項目的需求束手無策,亦或是在科研上沒有主動能力,那就差點意思了。”
或許換別的場合,李顏這么說會被視為“低情商”“找存在感”,但在這里,大家還真認真思考起他的發言。
這也是他愿意說說“真實想法”的原因。
“伱說的很對,沒想到初一就有這樣的認知。”出題人表示肯定。
“所以這道題就顯得更故弄玄虛了。”
然后他就被貼臉開大了。
“我的初衷,就是訓練大家在面對實際項目時提煉需求的能力。”
“那就更應該跟現實有足夠的聯系,題目引用一個詩人的背景,然后說詩的排版問題。大家都讀過詩,知道詩歌排版的情況,絕對不是題目里這種連續短句用空格隔開放同一行的操作,更別提搞個標準行這種東西了……這可是詩歌。”
“這個我知道,不過題目終究是題目……”出題人舔舔上嘴唇,感到壓力。
“那您前邊又說是訓練提煉需求的能力,如果題目本身只是套個殼,那您訓練的就只是大家破除障眼法的能力。”
李顏轉向在座的各位選手,“就像小學做的數學題,各種兒子前邊走爸爸后邊追,各種一遍蓄水一邊抽水。這類型的題目是先有了要考驗做題人的內容,再給套一個現實表皮,對大家抽象需求的能力提升沒幫助,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也沒啥用。”
沒想到,大家竟然表現出了強烈的共鳴。
“舉個例子,現在我想集成一個社區的外賣單子,并擁有一支自己的配送隊伍,有一個商家入駐的外賣點單平臺,需要各位寫一個算法來進行訂單分配。”李顏娓娓道來,氣場拉滿,“這個項目的具體算法需求,可是需要我們自己找的。”
點到即止,李顏并不準備把講臺變成自己招賢納士的地方,于是話鋒陡然一轉:
“這道題從題目本身來說我很喜歡,解題思路多,基礎容易但滿分很難。要是不搞這個怪異的表皮故事,我或許會給五星好評。但鑒于我被‘排版’這東西帶歪了好一陣思路,以至于理解這道題花了無謂的好幾分鐘,我只能給您四星了。”
在全場爆炸的笑聲與掌聲中,李顏下了臺,出題人也并沒有陷入一種難言的尷尬里,而是表達了對李顏的高度欣賞。
最多就是感嘆了句“這怎么可能才初一”,得到李顏“我沒跳級讀書還晚”的回應后露出了釋然的表情。
他也如同李顏對oier們的印象那般:戴眼鏡、悶騷、專注且純粹。
“好家伙,難道你裝逼其實都帶著目的的?”陳凡捂住嘴驚嘆道,“回頭再找找對這個項目有興趣的高手拉入麾下,你這算盤打得……輕撥玉珠,聲震華夏啊!”
“倒也沒想那么多,裝逼這事兒說到底就是找存在感,裝成了也就是找到存在感了,在人群中有存在感,自然就會吸引到各種同道中人。”李顏笑道,“你可以理解為我就是在純粹裝逼,其他都是附屬價值。”
“你不覺得,直言不諱了一點嗎?”
這種問話當然不會來自正處中二期的參賽選手們。
他們基本覺得李顏這一通發言帥爆了。
所以這是屬于成年人的問話,來自晚飯后跟著陳凡李顏在校園散步的董成梁。
“董老師,直言不諱算壞事嗎?”
“有好有壞吧,要看情況。”
“有一種情況,是發言者不需要顧慮別人的看法。”
董成梁眉毛一挑,“好你個小李。”
李顏輕輕一笑,“不然你以為我在爭取些什么?”
“少年意氣真好啊。”董成梁感嘆。
“男人至死是少年。”李顏也感嘆。
“永遠專一愛著青春靚麗的少女。”陳凡感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