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校、郭啟文、各科老師乃至同學們,竟然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尤其是林箏墨,這一整天那腦袋轉的,李顏看著都嫌累。
但神奇的是,大家并沒有與李顏有過多交流。
上學期好歹還一個個輪番轟炸呢,這學期還內向起來了?
其實原因李顏是知道的,回家這趟已經感受過了。
能力地位超出太多,大家都有敬畏感。
特別是看完了李顏微博的戰績之后。
從邏輯上說,他們不應該與真實哥共情,自然也不應該因為李顏對付真實哥而產生“伴顏如伴虎”的感覺。
但人不是理性動物。
李顏突然想起重生前,他曾因為華夏建筑史的某個小結作業寫得太好,被老師直接在群里發問“這是你抄襲的吧”,然后上演了一波教科書般的“硬剛”。
其實事情很簡單,李顏完全沒抄襲,引用資料都加了雙引號并標明出處,這是底氣與基礎。
而老師的質疑就顯得非常沒禮貌,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把質疑展現在所有同學面前,無疑對李顏的名譽造成了損害。
所以李顏冷靜地闡明了自己沒有抄襲的事實,隨后點名老師做法的不妥,并要求老師道歉。
大部分同學認為做完第一步就行了,沒必要說明老師的問題,更沒必要要求道歉。
但李顏認為尊重是相互的,老師上來直接質疑不給面子不考慮后果,那她該承擔的就一分都不能少。
李顏全程表述不帶情緒很有禮貌,已經滿足了尊師重道的要求。
最后老師道了歉,李顏也立刻給了老師臺階下,說自己的表達有些生硬也有不妥,事情圓滿解決。
結果直到快畢業的時候,李顏跟一個小組合作了三次的同學閑聊時,感慨大學時光匆匆,突然聽到這個同學說:
“沒想到你還挺好說話的。”
李顏大驚,“我啥時候顯得不好說話了?”
“你當年硬剛老師,我一直以為你是個很暴躁的人。”
李顏那一瞬的無語,穿越時空映在了重生后的現在。
大部分情況下,人對人的了解非常有限,只能記得住某些印象深刻的瞬間。
這也是第一印象影響深遠的原因。
所以,在這個社會行走,如果需要得到別人的注視,最好就是打造記憶點深刻的人設。
大眾記不住低調,只看得見高調。
叮!
【心理學+1,三級技能,總數30】
【社會學+1,三級技能,總數30】
倒也不能算是什么深刻的感悟吧……這玩意兒也沒有什么標準答案,不過反正是結合實際產生的更進一步的認知,加分了就行。
又是兩個到達60%的項目。
至此,李顏目前所有學科類的知識,除了一直沒咋鍛煉到的“編導”跟“經濟學”,還有擱置了的“體育運動”,其他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生物、計算機、音樂、心理學、社會學都已經達到了60%的坎。
直接丟進大學也沒壓力的水平——不過顯然,目前的單項水平與刨除“學生”限制的頂尖選手比,還是有差距的。
他也逐漸不把對比對象放在“學生”這層級上了。
野心要大,目標要高,才可能有進步的動力。
李顏給了大家一天的驚喜,但也就只給了一天。
他有這閑心思,主要是小說剛好卡文了。
故事的伏線都回收了,該解答的也都可以解答。
但寫作不是解數學題,還要考慮怎么把結局展示在讀者面前。
對李顏的《南宮少年》來說,220萬字是鋪墊,這50萬字才是精華。
伏線全部回收,給兩百多萬字的小說一個精彩結局,那是讓這本小說成為神作的基礎。
而展示方式,決定了它到底能在網文歷史擁有什么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