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1,三級技能,總數31】
突破了!
輻射來得也很直接,與計算機相關的也就只有軟件技術跟編程。
【軟件技術+2,四級技能,總數62】
【編程+2,四級技能,總數62】
李顏的興奮轉瞬即逝。
突破瓶頸本該是大喜事,但這實在太慢了……
而且還是直接從高級技能突破的,完全沒用到系統輻射這個捷徑。
簡而言之,這次提升壓根就是他自己日積月累的結果。
他去國際賽奪魁的水平就已經是60%的進度了。
在那之后研究了多少前沿技術,全方位學了各種之前沒接觸過的軟件,深度參與到創族的手機系統研究里去。
從國際賽的成績來看,李顏確實比其他幾個國際賽金牌隊友厲害點,也沒有說形成碾壓局。
所以他想修好bug仙人搞出來的bug,可沒有那么容易。
也是消耗了大量時間精力翻閱資料的。
知識星球上的各路大佬也提供了不少新奇的解法,每個解法背后都是新的知識。
這他媽是積累了多少東西啊!
現在李顏的計算機水平,絕對與之前參賽時不可同日而語。
研究到這份上了,以夸張的專注度、恐怖的精力損耗進行閉關,才終于換來了“計算機”這個三級技能的瓶頸突破。
搞笑呢?
那其他學科領域?
語文連兩百七十萬字的“鴻篇巨著”都寫出來了,收獲一片好評,照樣沒能突破。
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
遑論更難提升的二級技能了。
他之前還以為系統高低得到接近100分的時候,才會有這種舉步維艱感。
萬萬沒想到才60分就卡住了。
邏輯:60分夠屌了,又不是剛及格。
清除了多余的情緒,李顏神色一下清明。
要解釋也不是沒有辦法,這個系統的進度條比較詭異,不是按某個客觀標準,而是“全人類水平”。
30%的時候就已經是平均水平了,可見這個系統的分值分布并不均衡。
也可能代表的是,越到某個領域的頂峰,往前邁一步所需要付出的、學習的、理解的就越多。
拿羽毛球舉例,系統的對比對象范圍不是“練過球的人”而是全人類,所以只要你有點童子功,哪怕后續沒走什么專業訓練路線,也一樣足以超越全人類平均水平。
但是越往后,想要往前邁一步所需要超越的人,水平就越高。
越往后,進度條往前突破時超越的人數就越少。
直到最后只剩李顏一個人站在頂峰。
60%的進度是一個足以在國境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稱霸的水平,是可以跟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天才少年并駕齊驅的水平。
試問大學生群體里能超過這個水平的又有幾個?
社會里呢?
這么一想,李顏又舒坦了不少。
而且系統有個特質,分數一旦突破,后續的漲分在下一個10%門檻出現前,都還算順利。
他突破了60%,只要能持續投入學習,漲到70%并不算太難。
就是這么慢的進度,總讓他覺得對系統的開發還很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