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抿抿嘴沒說話。
“怎么的?你也會?”韋易力玩味道,“我可是一點看不出來,你四月初還跑去江南省錄制了個電視節目。”
這韋易力怎么什么都知道……節目還沒播呢。
不過也好理解,這等級別的大佬,及時掌握各種信息是很重要的,這點手段都沒有,哪天商業巨艦就稀里糊涂被暗礁整沉了。
“那個節目主要還是給蘇老先生面子,難得他樂意做主持人。”
“你這一趟把蘭生都看傻了,他說完全理解不了你的腦回路。”
李顏給面條加了點辣椒,“沒什么好不能理解的。坦白講,我就是壓力大了。如果不把精力投入到自身,就會忍不住管太多,滿腦子都是蛟龍手機,覺得這不滿意那不順眼的,恨不得自己親手把全部東西給做了,然后痛罵一番干不好的這些人。”
“你看來不太喜歡團隊合作啊。”
“不喜歡,很不喜歡。”李顏連連搖頭,“但沒辦法,這個項目很大,我如果真的事必躬親,反而不利于項目推進。”
“做完最重要?”
“做完肯定能做完,現在每一步都是為了‘盡善盡美’,但是節奏更重要。到這個時候了,該容忍的不完美必須容忍。”
韋易力眼里對李顏的欣賞都快要溢出屏幕了。
最終這頓飯在韋易力“等你創造奇跡”的祝福中結束了,回到辦公室的李顏立馬開了罐餅干,晚上這頓飯吃進去的能量還沒消耗的多。
他要盡快準備好整套宣發方案,餓著肚子腦子可轉不動。
九臺樣機,既是為了實際看看效果,也是當做流水線的測試,雖然這個操作讓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開模的成本可不低,雖然李顏基本確定了設計,但因為每個樣品他又需要足夠完善,所以為了一些小調整就需要開新模、換材料。
硬件團隊基本都跟他說先無需動用流水線,樣機只要一臺而已。
不過在李顏給出“為了進一步優化流程控制成本”的理由之后,大家也就無話可說了。
在日后大規模生產的成本面前,現在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4月18日,周一,李顏終于向孜孜不倦打探蛟龍手機信息的媒體放出消息。
“可以給你們悄咪咪看一眼。”
媒體不懂什么叫“悄咪咪”,但他們知道這種消息就講究一個獨家一個快速。
帶著對爆炸消息的渴求,帶著對蛟龍手機的期待,帶著對李顏本人的好奇,臨江日報的記者團隊火速趕往未來科技。
他們不清楚李顏都把信息給了多少人,所以連帶著副總編都帶上了,就怕誠意不足被后置排隊甚至被拒之門外。
一路上他們都在感慨,李顏居然真的就把手機造出來了,又反復翻看開發者大會上李顏那令人驚艷的概念機發布。
“你們說,最后會按著概念機來嗎?”這段時間做足了手機功課的記者小何有點興奮,他本來就是電子產品的發燒友,一直期待著國產擊敗洋貨的一天,人又年輕,是個網蟲,算是被蛟龍手機暴擊的受眾。
“概念是概念,真正產品肯定跟概念有差異,你別期待過頭到時候失望了。”副總編有個罕見姓“卜”,四十來歲,有點禿頂,看著很斯文。
“李顏可是被稱為奇跡之子,自研系統都拿出來了,還怕什么?”
“你跟去見崇拜的明星一樣呢?”卜總編笑道。
“還真有的,不過總編,你要相信我的職業素養。”
“信信信,”卜總編大笑,“咱們不知道是不是第一趟,好歹也是臨江紙媒老大,除了臨江電視臺,應該沒人能壓咱一頭吧?”
“李顏向來不按套路出牌。”
確實,所以李顏這次走的是點名制、先來后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