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整個未來科技的員工都很忙。
其實大部分人已經沒什么忙的了,除了生產車間那邊還在努力工作,其他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等待。
等待著第一批用戶的到來,等待大量用戶涌入后帶來的各種問題,并隨時做好應急反應。
這種緊張感與期待感讓很多人保持著莫名的亢奮,心里浮躁得很。
不是找人巴拉巴拉說話,就是四處走來走去找活干,緩解自己情緒。
李顏不會,這段時間他早就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
特么八千萬預購。
什么概念?
離他媽大譜的概念。
這數據再放兩天,恐怕能去到一個億。
咋的,在智能手機還沒成為主流的年代,十三個人就有一個用蛟龍?
刨除用不了手機的人群,李顏這是完全覆蓋了國內智能手機使用人群啊。
爽文都不敢這么寫,純屬瞎勾八意淫。
信這個數字,李顏就可以二度重開了。
但是這不影響他之前的判斷,這款手機一口氣賣出去千萬級的銷量是一個“合理”的結果。
趁著熱度賣上那么個把月,兩千萬臺也就是個保守的估計。
至于更進一步,那也不是李顏現在能管得了的。
可能這兩千萬就徹底掏空了潛在客戶,也可能才剛剛開始。
巨輪能修到多大是以后的事,現在最主要的是先啟航。
李顏現在頭疼的是人事任命的問題,這幾個軟件平臺都需要帶頭人,除了餓了吧天然有個黎凱頂事兒,其他平臺還真不好找。
現在各大平臺的運轉基本是按專項組分工的,成立了子公司,老板自然還是李春——其實也就是李顏把控,專項組組長工作上有些交叉,負責平臺開發的最終不管平臺運營,交給誰來做老大都不太合適。
名義上管平臺運營的那幾個負責人……層級其實都挺低的。
要怪就怪李顏自己管太多了,這些平臺從構想到實施,基本都是過他的手,想找個貢獻值排第二的都很難。
各位部長倒是有表露過兼任的意思,自己經營一家子公司還是頗有吸引力的。
蛟龍手機度過了研發階段,部門確實也到了需要重組的時候。
在現在的階段,子公司的運營比造手機還更需要聽話的管理層。
方向李顏定、決策李顏做、要求李顏提,子公司管理只負責落實。
等真發育起來,李顏也有其他更高層級的追求了,那時候再讓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上任。
除了幾位部長,最近也不少中層瘋狂表現自己,李顏的人才備選數量倒是很可觀。
“讓誰來當呢?”他把孫淼的名字畫了叉,又把劉立偉的名字圈了出來。
孫淼這家伙,野心不小,李顏已經讓他當了手機業務的老大,是斷然不能再讓他統籌軟件平臺的管理。
劉立偉的成長非常可觀,在各大軟件項目啟動的階段,也算是除李顏以外唯一一個全程跟下來的人。
就是有點年輕。
不過在未來科技,年輕不是問題。
索性就讓劉立偉當平臺運營的老大,直接對李顏負責,同時安排白書云、尚杰、駱飛給技術支持,平臺還是用專項組的方式拆分,暫時不給這些子公司太高的自由度。
等于套個殼。
李顏突然自己笑了一下,不知道公司的人會不會覺得他完全就是個權力狂。
真這么覺得就這么覺得吧,就其他人對這些平臺的理解,真給他們運營,要不了半年超級生活圈就可以拉著蛟龍手機跳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