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展莫名自嘲一聲,“快一百五十家,你也是夠有魄力的。這又得是挺大一筆支出了吧?”
“也還好,比起我發出去的工資還少點。”李顏笑道,“而且我又不是每個店都從零開始。形式還是很多樣的,兼顧展示作用的旗艦店、只提供購買服務的小門店、跟通信營業廳合作的售賣點、掛在各種電器城的售賣點之類的,成本沒想象中那么高,效果倒是很好。”
“原來如此,但這樣的話……平均下來一家店一天賣好幾千臺?”
“冷門地區基本都是跟營業廳、電器城合作的,那邊最差的一天就賣了幾十臺,好的也沒突破兩千臺。”李顏不認為這些數據多敏感,“主力還是臨江跟江南……還有上京滬海。這些地方我都設置了大型旗艦店,一家店的投資是電器城售賣點的幾十倍不止。”
“我看新北的隊伍就壓根沒少過。”
“給員工們累垮了,很多人一口氣三四臺,我記得有個老板直接買了幾十臺。”李顏笑道,“還好我提前預估了各處可能的銷售量,少了一些物流的時間成本。”
“生產來得及嗎?”
“全力加速,這個消耗速度,肯定是趕不上的。”李顏吃了塊橙子,“還好我摸索了流水線的模板化運作,不管是未來科技這邊擴容還是直接搞個新的生產基地,都在低成本地開展了。”
“采購的硬件數量……也都跟得上吧?”
李顏笑了,“黃總,雖然我這一天一百萬挺厲害的,但人家可是給各路豪強供貨的,加上市面占據了大比例、迭代速度奇快的山寨機,千萬級在他們那也就是個常見數字。”
“我意思是,他們會短時間內給你這么大量供貨嗎?”
“哦,那確實是個問題。還好我已經提前……”
黃展繃不住了,咋越問越有一種一切盡在李顏掌握的感覺呢?
明明作為深度合作方的自己在蛟龍手機創造奇跡的今天也是勝利者,怎么愣是產生了挫敗感呢?
“你一直就預估著,能達到這個規模的銷量?”黃展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他很想知道李顏的判斷。“你覺得后邊每天能賣多少臺?”
“或許百萬臺這個數字會持續一小段時間,大概一周吧。”
黃展表示我特么隨口一問,你怎么還真能答啊?
“畢竟面對超出負擔極限的人數,銷售量更多取決于我們一天能賣多少。在主要城市的第一批購買力消耗殆盡之前,最大的這幾家店恐怕需要保持高強度連軸轉好一陣子了……”
李顏今天看起來心情很好——廢話,所以交流的欲望也挺高。
其實他明明在慶功宴上已經說了很多很多話了。
“比較邊緣的售賣點,就要看能不能被第一波用戶帶動。如果數據出現下滑,說明第一批狂熱用戶吸收差不多了,最多不會超過第二個周末。往后就是長線作戰,不過……”
李顏突然停頓。
“不過?”黃展好奇。
“說起來很神奇,理性如此認為,感性卻讓我保守。”李顏說道,輕飄飄略過了他的“不過”,“黃總,我對我的產品有絕對的信心,但真正讓我敢于去預估一個合計千萬級銷售總額結果的,還是定價。”
1999這個價位實在是刷新了絕大部分人的認知。
殺進了群眾的心里。
“想賺錢,數量永遠是第一位的。”李顏說道,“薄利多銷,亙古不變的道理。”
“多薄利?”
“其實我沒法嚴格算每臺手機的成本,不加上前期投入不對,加上了則手機成本會是個動態數據。賣得越多,后期生產越多,單個手機的生產成本肯定是會往下降的。”李顏說道,“不過我知道你意思,就現在來說,一臺大概是賺三百。”
三百乘以一百萬等于三億。
不過有李顏前邊那句話在,黃展也不說什么“一天凈利潤3億”之類的話了。
“更簡單的算法,賣多少錢跟投入多少錢一碰就行。這么算我還虧慘了呢。”李顏說完自己都哈哈大笑。
“按你這說法,賣出一千萬的時候就是三十億,只要賣出三千多萬臺,你就是百億身家。”
也不知道黃展說這話的時候到底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