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講述離別的歌曲,德克士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六年級的時候學到的。時隔五十多年,再度唱起的時候,德克士的思緒也再一次的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熟悉的世界。
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兒歌,雖然風格輕快,但卻能給一種十分悲傷的感覺。
那是畢業期的時候,班上的同學們在拍完畢業照之后就在一起唱著這首歌,他記得,那時候老劉好像哭了。
這首歌也在很多影視作品里出現過,特別是反戰片。其中德克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于1999年大戰結束之后上映的那部反戰電影:《171小隊》的結尾,原來的戰場早變成了孩童們的樂園,拆卸后的機甲被零散的堆積在游樂園里,小孩們在上面爬上爬下,歡快的玩耍著。原本的高科技涂裝上已滿是用蠟筆畫上的幼稚涂鴉,一朵朵鮮花盛開在機甲的殘骸旁邊。
伴隨著這首《歌聲與微笑》的響起,以及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影片就此告終。
這是由中央電影制片廠拍攝,劉通宇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電影,上映后在整個太陽系范圍內都受到了廣泛的議論,是當年的年度最佳電影。而這首《歌聲與微笑》也隨著這部電影一并傳遍了整個太陽系。
這部電影也被譽為是全球最偉大的反戰電影之一,反戰片的標桿之作。
“明天明天這歌聲,飛遍海角天涯,飛遍海角天涯……”
“明天明天這微笑,將是遍野春花,將是遍野春花……”
德克士一邊橫著這首歌,一邊開著機甲鉆入到了一個夢境世界之中。
德克士并不是所有時候都是精蟲上腦的,就比如現在,他就想在別人的夢里再把這個電影看一遍。他找到了一個精神力比較強大的人,打算讓他也體驗體驗另一個科技世界的經典電影。
只要是德克士去過一次的夢境世界,他第二次再想去就能夠很精準的找到那個人的夢境世界的位置了。
“建成,建成!!別睡了!!!”
卡特爾娜迷迷糊糊的從夢中醒來,然后,她就看到了令她極為震驚的一幕。
“這……這是哪兒??”
卡特爾娜一臉呆滯的看著對面的那個被包在奇特盔甲中的人,對方似乎是在……叫她?
過了一會兒,她才稍微緩過了神來。隨后,她打量了一番自己的身體——那是人類的身體,身上同樣穿著一套和那個叫醒她的男人身上一模一樣的盔甲。只是細節上有些不同。
她依舊還是個女人,名字叫做李建成。服役的部隊的名字叫做171機動小隊,隸屬于某個機械兵團。
這環境周圍的風格,卡特爾娜認得,這應該是那個和她們交匯的世界:地球的風格,應該是叫做“科技”吧?只不過,似乎和她見過的“科技”風格差距依舊很大。
卡特爾娜是帝國大學的一位教授,教授的課程為水系以及冰系魔法,今年剛入職。
這也算是德克士的老師吧,雖然德克士老早就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