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篇文章都投稿成功,被群眾日報、自由日報、漢東日報、漢東晚報、漢江日報、南邊日報和花城早報刊載。
按照千字20元的稿費,祁同偉兩篇文章六千多字,能獲得九百塊錢。
相當于祁同偉10個月的工資。
祁同偉試用期待遇為22級(比大學生的高一級),一個月120元。
很快,七月份就過去了,祁同偉也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全額工資70元。
本來是84元(試用期70%),扣了14元飯錢。
也知道了年底之前不會發工資了。
祁同偉很糾結要不要給家里寄點錢。
之前祁同偉想的是發了工資給家里寄一些,幫助家里減輕負擔,畢竟自己每個月都有工資。
但現后面三四個月不發工資,祁同偉擔心自己撐不到年底。
不寄錢的話,自己的日子會好過點,但家里的負擔會很重。
寄錢的話沒有別的收入,自己的未來幾個月的日子就要更加艱苦了。
自己的開銷也不小,投稿的郵費、生活用品和出差等都需要自己掏錢。
糾結了半天,祁同偉最終決定給家里寄50元,自己留下20元。
原本祁同偉是要等文章投稿成功收到稿費之后,再給家里寄錢。
但想到自己都工作了,還不能幫助家里一點,太不像話了。
而且,不利于樹立自己的形象。
電視劇里,祁同偉給人的感覺就是忘恩負義。
祁同偉可不想給自己樹立一個忘恩負義的形象。
祁同偉給村里打了一個電話,找祁父。
“阿偉,怎么了?”
過了半天村里的電話就打了過來,里面傳出祁父的聲音。
“爸,我發工資了,給家里寄了50元,你記得查收。
后面幾個月就不給家里寄錢了,鄉里的財政比較緊張,要年底才發工資。”
祁同偉不好意思地說道。
“阿偉,家里你不用管,照顧好自己就行了。
既然鄉里后面幾個月不發工資,回頭收到錢后,我再給你寄回去。”
祁大山說道,沒有祁同偉寄錢,家里的日子依舊過,只不過是苦一點而已。
但這對他們來說沒什么,常年如此,他們已經習慣了。
可祁同偉不一樣,剛參加工作,在別的縣別的鄉鎮,用錢的地方多。
“爸,錢你收著就是了。
有你之前給的一百塊和工資里剩下的幾十塊,我能夠熬到年底的。”
祁同偉堅決不同意祁父把錢再寄回來,要是那樣他就不用給家里寄錢了。
“家里不用的話,你先還給別人吧!”
祁同偉說道,家里不用,用來還債也是可以的。
雖然五十塊錢不多,但也是一種態度。
“好吧,如果你沒錢用了,記得給家里說。”
祁大山說道,兒子有困難,他會想辦法幫忙的。
“好的,爸!”
祁同偉說道,他自然不會再找家里要錢,而是想辦法掙錢寄給家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