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工作不是一個干部該有的表現,不抱怨工作才是干部的正常表現。
“跟老師說說你的工作情況,老師幫忙參考參考。”
高育良想聆聽一下祁同偉的工作,然后給他分析一下,以便幫助祁同偉更快地成長。
祁同偉詳細地說了一下自己最近的工作,特別是當上副鄉長之后的工作。
“同偉啊,我一直認為你去鄉鎮工作是個好的,因為基層的工作復雜,工作壓力大。
你早日面對,就能讓你早日得到鍛煉。
干部的能力是啥?
就是做好工作,干出成績。
而要做好工作,干出成績,就要扛住各種壓力,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解決各種麻煩。
當你能應對這些之后,你就會發現工作并沒有多難。
隨之而來的是你的成長,還有進步。”
高育良語重心長的說道,他自始至終都覺得梁璐把祁同偉打發去鄉鎮基層是沒有什么太大問題的。
基層工作復雜,壓力大,能夠很好地鍛煉干部的能力,提高干部的毅力。
對于祁同偉來說,一個農村娃考上漢東大學,又讀了研究生,又是學生會主席,乃天之驕子。
天之驕子容易自傲自大,需要現實給他狠狠敲打。
梁璐的打壓就是對祁同偉的一種鍛煉,扛過去了,心性就會更加堅定。
將來面對其他打擊,祁同偉也能更好地應對。
“是啊,經歷了一年多,我終于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了。
也要感謝梁璐老師的“慷慨相助”,要不然我不能這么快就成長。”
祁同偉說道,心里卻嗤之以鼻,基層是鍛煉人沒錯,但進步空間不大。
成長不僅是心理和能力的成長,還有進步。
沒有進步的成長,不叫成長,而是磋磨時光。
而且,省里和市里甚至縣里同樣可以鍛煉人,同樣可以培育人,使人成長。
很多干部不都是先在更高的平臺鍛煉和培養,然后放到基層成長。
而且,他們的基層可是縣,不像祁同偉,他的基層是鄉鎮下面的農村。
至于感謝梁璐的慷慨相助,祁同偉說的是反話。
梁璐對他哪有幫助,只有打壓。
“同偉,你高老師馬上要去政法委上班了,你有什么困難可以找你高老師。”
吳慧芳見趕緊插話,祁同偉說梁璐慷慨相助,那是反話。
高育良正在從學校進入官場的關鍵時刻,可不能說梁璐的壞話,以免壞了高育良的好事。
“恭喜高老師!
以后有您在省里保駕護航,我在鄉鎮也就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了。”
祁同偉當即恭喜道,高育良要去政法委上班并不奇怪。
梁群峰早就看好高育良了,調離漢東大學是遲早的事情。
加上梁璐的耳邊風,事情就更加簡單了。
“同偉,給你保駕護航老師暫時還做不到,只能說盡可能地幫你。”
高育良說道,祁同偉把他吹得都快上天了,要能對祁同偉保駕護航,得是梁書記那樣的人物。
他離梁書記還差得很遠。
再說,他也幫不了祁同偉什么,畢竟梁璐沒有說要放過祁同偉。
他是靠梁家的關系才能調離漢東大學,進入政法委工作。
“謝謝高老師,有您在背后支持,我在鄉里的工作會更加順利。
對了,高老師,我想請您幫忙給農學院的領導說個情。
我們鄉在搞蔬菜種植,想要和農學院合作,請他們指導。
年初的時候,我找農學院的林紫云老師買菜籽,托他向農學院的領導說一下合作的事情,但至今沒有消息。
我沒想過要去找漢東農業大學和農科院。
我是漢東大學畢業的,有好處得想著母校。”
祁同偉把自己這次來京州要辦的事情說了一下。
有高育良的幫忙,這件事或許能成。
“行,我回頭找農學院的院長說一下。”
高育良當即應了下來,農學院指導孤山嶺鄉種植蔬菜這個合作對農學院確實是個好事。
祁同偉沒忘記自己是漢東大學的學生,有好處想著漢東大學,值得表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