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修,就要有一半以上的資金,甚至是大半的資金。
“另外,也可以讓縣委的其他常委們幫助我們向上面申請資金。”
祁同偉繼續道。
金山縣修路是明晃晃的大成績,縣政府的縣長副縣長需要,縣委的常委們也需要。
作為領導,誰不想往上爬啊。
而祁同偉如此說就是為了拉攏縣委常委和副縣長們。
只要他們支持自己,自己在金山縣的工作就會好做很多。
“是啊,李縣長,修路是金山縣的大事,不僅縣政府要為此努力,縣委也應該為此努力!”
杜強說道。
祁同偉的說法可以降低找錢的難度,只要每個人都能申請到一筆資金,即便金額不大,加起來也有不少。
他覺得祁同偉的辦法是最好的。
杜強很奇怪,李達康好像很排斥向上面要錢。
按理說,像李達康這樣有背景的人,應該充分利用自己背后的資源,找常務副省長趙立春要錢。
金山縣窮,省里的領導知道。
給金山縣撥款,讓金山縣發展,不正可以幫李達康出成績嗎?
只要李達康開口,趙立春肯定會給金山縣撥款,幫助李達康打開局面。
只要省里撥款了,市里多少也會撥一些款。
畢竟李達康背后站著趙立春,市里要給趙立春面子。
這樣一來,李達康就可以修路了。
但李達康想要修路,卻不想向上面要錢,這不是讓巧婦做無米之炊嗎?
對比下來,杜強覺得祁同偉更可靠。
李達康只會安排任務,不會給解決辦法,不會管你怎么做,他只看最后的結果。
而祁同偉至少會給你一些解決辦法,讓你做起事情來更容易。
“縣政府這邊還沒有討論出結果呢,縣委那邊后面再說!”
李達康不耐煩道。
縣政府這邊定下來了,才能拿到縣委那邊討論。
“李縣長,您先確定要修哪條路,然后我們再討論資金的事情。
全縣的路都修是不現實的,除非您能找到足夠的資金!”
祁同偉說道。
李達康還是不想放棄修全縣的路的想法,他可不會支持。
你李達康要搞,那你就把修路的資金解決了。
“是啊,李縣長,我們最好還是先修一條路!”
張弘喆、洪文亮和江松杰附和道。
“你們還是國家干部嗎?
一個兩個的都畏畏縮縮的,一點也沒有縣政府領導的樣子!
沒有上面撥款,金山縣就修不了路了嗎?
縣里沒有錢,我們可以集資啊!
干部、教師和醫護人員每人出一點,老百姓再出一點,修路的錢不就有了嗎?”
李達康大聲道。
修全縣的路惠及的是全縣的幾十萬老百姓,讓他們為修路出點力不行嗎?
干部、教師和醫護人員作為公職人員,為縣里的發展出力是應該的。
“我反對,咱們縣的財政緊張,經常拖欠工資。
在這種情況下讓干部、教師和醫護人員交錢修路不是讓他們本就艱難的生活雪上加霜嗎?
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我聽易書記說,咱們縣的老百姓,連買包鹽都困難。
再讓他交錢,豈不是要他們的命?”
祁同偉立即反對,李達康的辦法不可取,出了問題擔責的是別人,又不是李達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