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分成了三路,一路負責直搗黃龍,包圍廣宗城。
一路負責攻破下曲陽,斬殺地公將軍張寶,防止腹背受敵。
最后一路則繞道前往北方的廣干城,斬殺人公將軍張梁。
負責直搗黃龍的便是以皇甫嵩為首的洛陽軍。
其中包括孫堅麾下的江東軍以及從各地趕來的援軍,總兵力超過80萬。
從數量上來看,算是這一戰的主力部隊。
不過要論戰力,無論是劉燁麾下的三大軍團還是董卓麾下的五萬西涼鐵騎,都足以正面摧毀這所謂的80萬大軍。
很多時候,數量并不能代表一切,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簡直不要太多。
遠的不說,就說這次的黃巾之戰,便是雙方兵力相差極為懸殊的一場戰斗。
朝廷一方的兵力勉強超過百萬,黃巾軍卻接近千萬,雙方幾乎相差了10倍。
但沒有一個人,會覺得這場戰沒法打。
沒辦法,黃巾軍那是出了名的戰五渣。
別說一千萬對一百萬,就算是兩千萬對一百萬,該打不過還是打不過。
若非有各種道家法陣以及層出不窮的符篆在后面撐著,所謂的黃巾起義早就被鎮壓了下去。
一個世界的戰力越高端,起義這種事就越不可能成功。
雖然此方世界沒有飛機大炮之類的熱武器,但同樣不缺少可以毀天滅地的手段。
在這些毀滅性的力量面前,沒有同等層次的力量進行制約,單純的人數便失去了意義。
……
經過三個時辰的行軍,劉燁已經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下曲陽城。
原本皇甫嵩是打算將北邊的廣干城交給劉燁處理。
雖說路程比較遠,但相比地公將軍張寶,顯然還是人公將軍張梁更好對付一些。
跟太平道打了這么久,朝廷對張角三兄弟也基本有了了解。
其中最強的自然是張角,一身修為通天徹地,堪稱陸地神仙,手段更是神鬼莫測,絕對是朝廷大敵。
其次便是地公將軍張寶,其道法深得張角真傳,傳聞距離三品天師境也只有一步之遙,同樣相當難纏。
最弱的便是人公將軍張梁,此人不通道法,倒是在武道方面有不俗的天賦。
但相比前兩位,這位無疑是最好對付的那個。
不過最后攻打廣干城的任務被董卓給搶了。
理由也很簡單,他的西涼鐵騎更擅長長途奔襲。
對于這個說辭,無論是皇甫嵩還是劉燁,都本能地表示不信。
但董卓執意如此,還說他西涼鐵騎只擅長平原作戰,不善攻城。
若無法在短時間內拿下曲陽城,恐怕會貽誤戰機。
這種明顯的威脅之語,皇甫嵩又豈能聽不出來,跟之前破陣時用的計策簡直一模一樣。
你丫連軍魂兵團都有,還攻不下一個曲陽城,這話說出去怕是能讓人笑掉大牙。
但沒辦法,形勢比人強,皇甫嵩最終只能同意了董卓的請求。
事實上,對于董卓的請求,劉燁反而是樂見其成。
畢竟單論軍功,顯然是地公將軍張寶更具有含金量。
劉燁不相信董卓看不出來這一點。
即便董卓看不出,李儒肯定也能看出來。
那為何還要舍近求遠?
這是劉燁所想不通的。
只是本能地覺得這里面有貓膩,但具體是什么貓膩,他就不知道了。
以劉燁的智慧,讓他揣測出一位頂尖謀士的謀劃,這的確有些難為人。
“瑪德,謀士不夠用啊!”
劉燁再一次想起了謀士的好,無他,干什么事都不用費腦子。
搖了搖頭,不再多想,先把眼前這座城打下來再說。
沒了陣法的壓制,很多手段都可以動用。
沒有猶豫,直接利用武道神眼探查整座城的布局,同時也在搜尋張寶的位置。
很快,劉燁便發現了一個疑似目標,真實之眼隨之開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