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環顧四周,隨即屏退左右,將曹操引至后堂,并親自為其解開綁縛。
“本官也并非是那黑白不分之人,曹公方才所言‘鴻鵠之志’,究竟是何志向?”
見陳宮態度發生轉變,曹操當即又升起了一絲希望。
整了整衣冠,一臉正色道:“我曹家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
董卓欺天罔地,廢帝亂常,穢亂宮禁,殘害生靈,人人得而誅之。
我屈身事賊,只為伺機為國除害!
今事不成,此乃天意也!”
曹操當然不會說自己中途因為怕死又放棄了刺殺,而是說他刺殺失敗,才被迫逃竄。
并且越說越是激動,聲音也變得愈發高昂:“至于閣下問某志向,我曹操此番若能脫困,便欲回歸鄉里,廣發勤王矯詔,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討董卓,拯黎民于水火,扶漢室于將傾!”
這一番慷慨陳詞,可謂說得擲地有聲,充滿了家國情懷與豪杰氣概。
而陳宮素來敬佩這樣的人,一時間也是聽得心潮澎湃,心中震撼不已。
他仔細審視曹操,只見對方面容雖帶疲憊,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氣度非凡。
陳宮本就是心懷忠義之輩,對于董卓在洛陽的暴行也早已深惡痛絕,只是苦于位卑力薄,無處施展抱負罷了。
如今聽得曹操一席話,猶如撥云見日,頓時將其引為知己。
陳宮猛地站起身,后退一步,旋即對著曹操深深一拜:“在下陳宮,字公臺,今日得遇曹公這等忠義之士,實乃三生有幸!
公乃天下忠義之士所望,我陳宮豈能因區區官職而殘害忠良!”
言罷,陳宮也不再猶豫,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棄官。
“公欲舉大事,宮愿棄此縣令,追隨明公共謀大業!”陳宮目光堅定地看著曹操。
曹操聞言瞬間大喜過望,緊緊握住陳宮的手:“能得公臺相助,真乃天助我也!”
然而兩人不知道的是,就在陳宮提審曹操的同時,中牟縣城的一處營房內,白日里那幾名將曹操攔下盤問的守城士卒,正躬身站在一名守城校尉面前,唾沫橫飛地匯報著情況。
“校尉大人!白日里小的們抓住的那人,與朝廷發下的海捕文書上的畫像,幾乎一模一樣!
定是那刺殺董太師的朝廷要犯無疑,此刻正被關押在縣衙大牢呢!”
那名校尉原本正慵懶地靠在胡床上剔著牙,聽完下屬的匯報后,猛地坐直了身子,眼睛瞬間瞪得溜圓。
“你……你說誰?朝廷要犯?!”校尉的聲音因為激動瞬間拔高了不少。
他霍然起身,快步走到案前,一把抓過那卷白日里就看過的通緝令,再次展開。
他的目光死死盯在“賞千金,封萬戶侯”那幾個刺眼的字上,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來。
千金!萬戶侯!
校尉的心臟不自覺地開始砰砰狂跳。
他在這中牟縣當個守城校尉,一年俸祿才多少?
辛苦搜刮又能得幾個子兒?
千金,那是他幾輩子都攢不下的財富!
更別提萬戶侯了,那是足以光宗耀祖、讓整個家族一躍成為豪門的頂級權貴!
面對這種誘惑,他心底那點謹慎和規矩被瞬間燒成了灰燼。
縣令陳宮……
他腦海中閃過陳宮那張總是帶著幾分清高和正氣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