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又想起了大石頭和鋼琴絲,顧晨忽然笑了:“對啊,這幾樣東西,好像是用來固定玻璃瓶的,似乎是為了防止什么東西溢出來。”
也是在推理瞬間,顧晨又利用專精級記憶力,想起之前在實驗室調查中,自己曾經發現過,書架上濕漉漉的,還在滴水。
“難道,裝有水的玻璃瓶,就放在書架位置上嗎?”顧晨瞬間打上一記響指。
此時此刻,書架上立馬出現一個大玻璃瓶,而顧晨回頭一瞧,此時距離高城僅僅只有一米之遙。
“我知道,我知道。”顧晨忽然喜出望外,嘴角含笑道:“這就是高城受傷的方式,玻璃瓶忽然爆炸,威力巨大,各種碎片讓毫無防備的高城深受重傷。”
顧晨也是利用自己專精級記憶力,想起躺在病床上高城身上的傷口,的確是左側,與高城書桌位置和書架位置剛好匹配。
“也就是說,那個玻璃瓶子,的確是從書架上爆炸的,可會是什么呢?”
“酒精,水,大石頭,鋼琴絲。”
在羅列了自己調查中找到的線索,顧晨忽然再次將這四種元素組合起來。
“首先是個玻璃瓶,酒精易揮發,一定裝在玻璃瓶里面,而那個綁在玻璃瓶蓋上的鋼琴絲,一定是為了固定瓶蓋,不讓里面的東西因為壓力而出來。”
“還有那塊石頭,對,瓶蓋光滑,很難壓制住瓶內的東西,那么如果上面壓塊石頭,并用琴弦絲將石頭牢牢地拴在瓶蓋上,那是不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顧晨的思路又進一步被打開,剛才所給予的這些條件,似乎在此刻都能被組合起來。
“他想干什么?兇手到底想干什么?酒精和水,為什么會在玻璃瓶里呢?”
“還有,既然瓶口被牢牢封鎖,那玻璃瓶要想將高城炸成重傷,那必定是有極強的壓力在玻璃瓶中,可是……”
顧晨現在滿腦子里都是水和酒精,卻一直想不通,這兩者混在一起,怎么會制造出這么大的壓力來呢?
又或者這兩者之間,難道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呢?
“書架上是濕漉漉的,還在淌水。那看來玻璃瓶里一定裝滿了水,可水也不會爆炸呀。”
“如果不是水,那會是什么?難道是冰?”
想到這里,顧晨忽然猛的抬頭:“對啊,是干冰,對,就是干冰。”
“干冰和酒精摻和在一起,溫度能降至-80攝氏度左右,我怎么把這事給忘了呢?”
顧晨也是也在利用自己專精級記憶力,努力回想起之前在圖書館查閱的資料。
當時的確有看到過相關的知識,只是由于時間較遠,因此記憶力稍顯模糊。
可是當顧晨想起干冰和酒精時,那種模糊的知識,似乎又在瞬間點亮。
“干冰和酒精摻和在一起,溫度能降至-80攝氏度左右,甚至更低。”
“而干冰的成份是固態二氧化碳,常溫下會升華成氣態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可是當干冰與酒精放在一起,干冰就會升華、降溫啊,因為酒精的凝固點是-117攝氏度。”
“雖然干冰升華吸熱,但溫度不會降至-117攝氏度,所以酒精不會凝固。”
“但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這二種微粒都是相當穩定的,不會重組生成新的分子,所以干冰會升華,酒精還是液態。”
“干冰加酒精只會溫度更低,降到-117度,不就是這個原理嗎?”
“而且玻璃瓶中的水結成冰,體積膨脹,從而發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