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案發實驗室,顧晨和盧薇薇去請門衛老大爺,而兩人也是在門衛老大爺的帶領下,來到了案發實驗室的底下一層,與王警官匯合。
“這里呢,就是存放實驗物品的辦公室,因為都是一些化學制品,教授平常都不讓我們隨意進出,只有拿著教授的批條來我這,我才會幫這些人開門。”
門衛老大爺一邊解釋的同時,也從自己身上掏出了鑰匙,隨后將物品存放區的房間門打開。
盧薇薇率先一步走進去,將燈打開。
隨后是顧晨、王警官,門衛大爺最后進入。
“今天下午有誰來過沒?”顧晨問。
門衛老大爺撓頭思索:“下午好像只有張浩來過,說是要進行什么冷凍實驗,問我拿了一些酒精和干冰。”
“你也知道這些東西?”盧薇薇好奇的不要不要的。
門衛大爺笑了笑,擺擺手說道:“嗨!這有什么知不知道的,我早年也在學校實驗室幫過忙,有些東西我還是知道的。”
“果然是張浩。“顧晨對著盧薇薇和王警官笑笑,感覺大家的合情推理一點沒錯。
的確是最有嫌疑的張浩來過實驗室,而且所需要的物料,恰恰就是干冰和酒精。
這也正好證實了大家之前的懷疑。
“大爺。”顧晨笑著對他說:“張浩下午取走干冰和酒精,您這有記錄嗎?”
“有,都有。”老大爺回應的很爽快,隨后又在一板鑰匙上,找到了貼有標記的一把。
用其將門口位置的書桌抽屜打開,從里邊拿出一本厚厚的記錄簿。
“你們過來看吧,凡是在物料房里去過東西的,這邊都有記錄,日期時間都有。”老大爺開始翻閱到最新一張。
此時此刻,張浩領取物料的記錄,就出現在最下方。
這也說明張浩是距離實驗室爆炸前,最后一個來領取化學物品的人。
隨后,顧晨又翻閱了其他記錄,時間是依次往前推進。
不難看出,在短短半個月內,張浩曾經多次去物料室領取過酒精和干冰。
而除此之外,其他人領取的都是其他物質,雖然也會有酒精,但是領取干冰的卻始終只有張浩一人。
“就是這個。”顧晨用手在記錄簿上叩了叩,隨后趕緊掏出手機,將這些畫面拍攝下來。
門衛大爺有些疑惑,忙問顧晨:“警察同志,你們要這些做什么?難道是搜集證據?你們懷疑張浩?”
也是見門衛大爺有些好奇,但顧晨并不能立馬告訴她,只能笑了笑反問道:“對了大爺,頭上的監控有用嗎?”
“有,都有用的,沒用萬一進小偷咋辦。”
“那就幫我們把監控掉出來。”猶豫了一下,顧晨又道:“對了,就調張浩領取物料的視頻就好,至于時間嘛,就按照登記日期來查。”
“這個……”門衛大爺有些為難,不過還是答應道:“那行吧,不過監控室一般晚上沒人,但機器都是開著的。”
“沒關系,我們自己可以來操作。”盧薇薇說。
對于經常去分局調度室竄門的盧薇薇來說,這些監控儀器的各種操作,自己早已了然于心,并沒有什么太大問題。
門衛老大爺頓時又從鑰匙板上,將另一把鑰匙取下,指著走道盡頭說:“監控室就在樓梯口,你們自己去查吧。”
“謝謝大爺。”
既然短暫的告別之后,打開監控室大門。
隨后顧晨利用自己拍攝下來的日期和時間,對張浩的各種畫面進行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