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都是慕名而來……
而且飯店生意也越來越好。
辦公室內。
大家圍坐在盧薇薇的座位旁,一起觀看著最近的采訪視頻。
“我就是看了新聞以后來這兒吃飯的,面很好吃,老板人真好!”
“只要心中有愛,就沒有障礙。”
“他們這樣做是真正地幫助到了咱們聾啞殘疾人,對這樣的行為我們是大力支持的!”
……
外地趕來的游客,當地的社團機構,還有不少殘聯的工作人員,都在對無聲面館進行評價。
姐妹倆的善舉,也得到了廣泛認可和稱贊。
畫面一轉,鏡頭給到了無聲面館老板娘。
面對鏡頭,老板娘顯得有些緊張,不過還是口齒清晰的道:
“現在我們社會對聾啞人、殘疾人的關心和照顧很多,但是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常人根本想象不到。”
“所以我不管別人怎么說,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我們的面館還開,我們就招聾啞人,如果會開分店,我們依然會選擇招聾啞人。”
……
看完采訪之后,王警官頗為滿意的道:“看見沒?我朋友這次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推廣無聲面館的工作,我希望大家都動員起來。”
“老王,這事沒問題啊。”一名老同志笑笑的笑道:“只要用的著我們的地方,你說怎么辦就怎么辦。”
“對啊。”
“沒錯。”
大家對于幫助這家特殊面館的熱情,在經過媒體的各種報道后,想法也變得更加堅定起來。
王警官若有所思的道:“我朋友老汪是名消防員,也是市殘聯委員,他喜歡在江南市多開幾家這樣的面館,可以跟無聲面館老板娘聯營。”
“賺不賺錢是次要的,主要是想把這種模式推廣出去,讓更多聾啞人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王師兄。”顧晨忽然打斷了他,淡淡說道:“就目前來看,在江南市多開幾家是沒問題,可問題是不僅僅要在江南市,咱們也應該面向全國,積極推廣。”
“顧晨,你的意思是?”王警官疑道。
感覺這家伙野心不小啊。
“這么說吧。”顧晨也是走到白板前,拿起油性筆書寫出“2700”這個數字。
隨后,顧晨又在數字的背后加上一個“萬”,直接用筆圈出來道:“2700萬,這是幾年前統計出來的我國聾啞人數量。”
“當然數字會有些出入,但是基本上也相差不大,相比較全世界8100萬聾啞人群體,已經是占到了三分之一。”
“這……這么多的嗎?”也是聽到顧晨給出是數據,袁莎莎直接呆滯了一下:“顧師兄,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聾啞人,但是我們好像又挺少看見啊。”
“那是因為他們很少出門。”顧晨也是直接給出了原因,道:“他們天生有種自卑感,感覺很難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中。”
“就比如江南市啟音特殊學校,一個小小的校區,就有這么多聾啞人兒童,這個數字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但是現在的工作環境,多少會存在一定歧視聾啞人的情況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