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看著對面的黃志峰和馬丁,又道:“所以,更多意義上,對方辯友是怎么看制造立國對于德意志經濟的發展?”
“這個……”
先前沒有想到顧晨會這么一說,有些大意的黃志峰和馬丁,思維頓時陷入到短暫的停頓。
兩人短暫的一合計,黃志峰則是率先站起身道:“我覺得兩個因素,第一呢,德意志的經濟體量,跟中國沒法相比。”
“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什么叫立國,就比如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過程中間,什么才是我們的根本?”
“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是生產出某一個具體的制造業的產品,而是說,我們能夠掌握市場經濟的精髓。”
“那么德意志,它的經濟體量跟中國沒法比,我覺得這是第一點。”
“那第二點呢?”見自己的提問引出黃志峰如此多論述,顧晨不急不躁,緊接著又問。
“這……這第二點。”黃志峰一時間語塞,似乎剛才的解釋,讓自己陷入到短暫的思維障礙。
他趕緊看了眼身邊的馬丁……
馬丁則是站立起身,直接無縫對接道:“不要以為德意志金融不發達,你認為德意志的制造業發達,但并不能證明德意志的金融業就不發達。”
“其實今天的德意志,即便它一夜之間,它所有的制造業全部消失,它有強大的金融業做支撐。”
“實際上,它想恢復起來,那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這就是第二點。”
馬丁不愧是經濟學院的高材生,在對歐洲國家信息掌握方面,的確有所建樹。
因此顧晨的問題難不倒他。
顧晨見馬丁回答還算滿意,于是又道:“之前我們都在談制造業和金融業,但是大家有沒有考慮過其他特殊因素。”
“顧晨,你是指什么?”安德森教授好奇的問道。
“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顧晨說。
話音剛落,現場忽然間沸騰起來。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是都感覺顧晨的立論有些劍走偏鋒。
不是討論制造業和金融嗎,怎么扯到公共衛生事件了?這根傳染病有何關系?
評委席上,不少經濟學院的教授專家,也都相互攤開雙手,表示并不理解顧晨立論的意義所在。
黃志峰則是冷笑一聲,提醒著說道:“我有必要提醒對方辯手,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制造業和金融,你提公共衛生事件,跟這有關系嗎?”
“所以我說你還是太年輕了。”顧晨一句話,瞬間又把黃志峰懟了回去。
黃志峰看看左右,顯得有些尷尬,他伸手向顧晨提問道:“那就由對方辯手說說看。”
顧晨雙手抱胸,以審訊嫌犯的目光死死盯住黃志峰,這讓黃志峰有些詫異,甚至都不敢直視顧晨的目光。
“就算你們把金融立國夸得再好,那也是經濟向好的形式下發生的。”
“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當全世界開始面對一場國際公共衛生事件時,你們該如何應對?”
“或者說,你們拿錢就可以擺平一切?如果可以,你們具體會怎么做?”
“這個……”黃志峰當場被問傻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