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江南市的培訓機構里,年薪能拿一百多萬的名師,那也是屈指可數,可這家伙一開口就是幾百萬。”
“當時感覺也就他那物理博士的頭銜值錢,或許可以作為宣傳賣點,可畢竟這是幾百萬一年的工資啊,想想就有些心疼,你要說他跟我開口要一百多萬,我或許還能答應。”
“但是幾百萬一年,我當場就給拒絕了,可這一拒絕,他分分鐘就被其他那家小培訓機構給挖走了。”
重重的嘆息一聲,徐峰也是頗感無奈,跟車內眾人訴苦道:“講道理,如果當初我有那家小培訓機構的魄力,敢給他開出幾百萬的年薪,或許我的培訓機構,早已穩坐江南市第一的寶座了。”
“可惜了,那家伙那年,還真是個搖錢樹,這些學生們想上他的課,十幾萬的學費,愛上不上,反正從來都能報滿。”
“也就是在這種高額激勵下,越來越多的高手投身到這個行業。”
“那不是挺好嗎?”盧薇薇咧嘴一笑,解釋說道:“這樣不就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牛逼的考試技術嗎?”
“不不。”許峰對著盧薇薇搖搖手指,否認著說道:“其實不是,因為考試……它不是搞科研,并不是向未知領域擴張。”
“我們做教育行業很多年,非常理解高考的本質,這高考本身呢,其實就是個零和博弈的游戲。”
頓了頓,徐峰給盧薇薇舉例道:“就比如說,如果一部分人在這場游戲中,率先裝備了加特林機槍,那就是對其他人單方面的屠殺了。”
“而這些加特林機槍,主要是對相對富裕人群服務的,所以你們能看懂這個邏輯嗎?”
顧晨眉頭一蹙,瞥了眼車內后視鏡中的徐峰,也是不由感慨道:
“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校外機構才是真正的學校,而公立學校,反而成了擺設。”
“或者說,我國維持著兩套教育機構,有錢的上培訓機構,沒錢的上公立。”
笑了笑,顧晨也是搖搖腦袋:“這倒是有點像大洋彼岸的美利堅了。”
“對嘛,所以我們還是要看清本質問題。”徐峰似乎并不介意跟大家分享行業秘密,也是不由分說道:
“就拿之前在我們培訓機構培訓后,考上985大學的一個學員,他前段時間跟我們說。”
“他說他們985大學,一個班30來個人,小縣城來的只有3個,而其他的……都是中型以上的城市。”
“所以你們要知道,我們上大學那會兒,班里還基本上都是小地方來的,大城市的非常少。”
“而整體上,也是按照人口比例分布來的,可現在城市里的教育水平,本來就高得多。”
“又疊加這么多,像我們這種變態的培訓機構,大家考著相同的試卷,卻接受著不同維度的教育,效果什么樣,你們大家其實也都能想得到。”
“所以我說,那些整天說要給基層留條路的,慢慢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了。”
“這就有點像我們古代的明清時期,南方在科舉考試中,比北方要厲害的多是一個道理。”
“至于原因嘛,也有很多,比如南方受戰亂禍害較少,很多知識家族呢,底子也足。”
“甚至這些知識家族,往往藏書就有上萬冊,而且還有藏,歷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
“不僅如此,這些人還熟悉科舉套路,輔導下家里的孩子,自然有加成。”
“而更重要的是,從宋朝開始,南方的經濟就開始超過北方了,這樣一來,南方便可以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培養小孩這個事業里。”
頓了頓,徐峰也是擦拭著自己額頭上那殘留的血跡,不由感慨道:“因此南方讀書的小孩,他們無論是比例還是數量,都遠遠超過了北方。”
“至于教師數量,那更是壓倒性的優勢,就光閩省和浙省這兩個省份加起來的書院數量,就比全國都要多。”
“而且經濟實力的優勢,則會反饋到所有層面,包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