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堂兄弟姐妹,唐玉一母同胞的兄弟就兩個。
一個是長兄唐瑁,比她大十歲多,目前正在外地做官,帶著家人一起。
一個是次兄唐宣,比她大五歲,現在二十歲出頭,目前在家中盡孝,去年剛剛成婚。
至于姐妹,唐玉是沒有的。
所以回到唐家,唐玉能見到的嫡系親人只有母親王氏和次兄夫妻一家人。
荀彧這個女婿受到了唐家的熱情歡迎,主要是荀彧在長相風度這上面,實在是百里挑一。
再加上才學出身又好,唐家簡直萬分滿意這個女婿。
當天晚上,荀彧直接被唐玉的次兄唐宣拉去喝酒聊天了。
而唐玉則陪著自己母親在院子里面散步聊天。
“你長兄現在受到上峰賞識,說不定過幾年有機會當一方太守,如此唐家到也算是重新站穩了腳跟。
可是你次兄實在是不開竅,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一個字都沒讀進去。
這要是放出去作官,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
可若是這樣一輩子,我又實在不甘心。”
聽著自己母親的言語,唐玉想到了太平道的事情。
“阿母,次兄志不在此,他更擅長其他事情,不必強求。”
“可是他喜歡商賈之事,平日里面來往一些商人,渾身染上了銅臭氣,唐家未來若是這樣繼續下去,家族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在這個時代的人眼里面,行商是下九流的事情。
想要一個家族變成頂級士族,那是絕對不能親自經商的。
“阿母,可我倒覺得,次兄的能力能幫我們家族保住根基。
天子昏庸,世道昏暗,這天下恐怕馬上就要亂起來了。
唐家現在應該儲存糧食布帛,結交游俠,訓練兵卒,最好再想辦法秘密鑄造武器,為未來做準備。”
此言一出,王氏大驚失色。
“玉兒,荀家是掌握了什么朝堂秘密消息嗎?”
唐玉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意有所指地暗示了起來。
“阿母,你知道太平道嗎?”
王氏點頭。
“潁川太平道信眾這些年多了不少。”
“阿母,太平道信徒遍布天下,信眾多達幾十萬,這群人這幾年肯定是要造反的。
到時候天下大亂,潁川危險,我們要提前做準備……”
黃巾起義具體是哪年發生的?唐玉不知道,但肯定是接下來幾年。
王氏作為一個主母,就算不那么了解朝堂形勢,但也明白如今這個世道不像是太平盛世了。
因此唐玉這一番話語瞬間就讓王氏擔憂了起來,若真是亂世到來,那肯定是要想辦法保全家族的。
她這個女兒從小到大萬事不管,看著乖巧,實際上特別有聰慧有主見,所以王氏瞬間著急地問了起來。
“那玉兒覺得家里還應該做些什么?”
唐玉這一天和自己母親聊了很多未來的規劃,金銀玉器這些東西沒有糧食武器值錢。
亂世之中,拿著刀的人說話才有資格講道理,沒有武器保護自己,那就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唐家鄉下是有塢堡的,唐玉建議再修兩個塢堡,分散藏匿糧食武器,收集人才,尤其是工匠這方面的人才。
與此同時,成立一個商號經商,不過要找個馬甲代表唐家,暫時不需要高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