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叫做宋婉娘,她是一個秀才的女兒,知書達理,溫柔賢惠,三從四德,在她眼里。
女人要溫柔順從,謙卑恭敬,這樣才能嫁給一個良人!
所以我五歲的時候她想給我纏腳,因為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大腳的女人被人嘲笑,大腳的女人嫁不到正經人家。
所以她希望我做個小腳女人,以后再讓我嫁給一個讀過書的才子,想辦法把娘家提攜起來,讓她生的兒子未來有前途。”
“而我的父親是一個粗枝大葉的男人,他最受不了女人的眼淚。
所以他心中最重要的人就是他的妻子宋婉娘,最偏愛的就是他們兩個人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弟弟。”
“小時候我娘想給我纏腳,我告訴她,她敢纏腳我就敢殺了我父親。
從此以后,我娘看到我就嘆氣,看到我就難受,她想管我卻害怕我手里的刀,因為她看過我殺人,知道這天下沒人能打得過我。
所以后來父母關系就越來越冷淡了,他們管不了我,到后來開始害怕我。
因此,我父母和他們的小兒子才是最親密的一家人。”
此言一出,宋墨瞬間動容了。
“我也有一個弟弟,從小父親就討厭我,對我動輒打罵。
但他很喜歡弟弟,那個家似乎只有他們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幸福的一家人。
一旦我回去,就好像去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雖然母親依然關心疼愛于我,可是待在家里卻并不能讓我開心,好像總是充滿了爭吵。”
這就是宋墨從小待在軍營里面的原因嗎?
“宋墨,我是個離經叛道的人,當這天下的皇權,父權,夫權都在告訴一個女人,溫柔賢惠三從四德才是女人的本分。
柔順謙卑的女人才能嫁給一個好男人,纏腳之后才能嫁給讀書人,大腳只能嫁給販夫走卒,甚至纏腳之后才更好賣到青樓的時候。
我是不會怨怪我的母親宋婉娘的,這不是她的錯,是這個世道出了問題!
她從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是這樣的,她看到的女人也都是柔順謙卑才能有更好的出路,她對我有這種想法,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我不能要求她超越時代的眼光看待天下大事。”
“但我也不可能順從她的想法,所以我選擇和她關系冷淡下來,選擇過我自己的人生。
在這個天下萬民都講孝順,不孝順就會被官員砍頭的時代。
我父母但凡是想要掌控我,怨恨我,他們可以跑到官府去告狀,鬧得天下皆知,讓我被砍頭,因為這世道就是這樣的,不孝是大罪!
而我從小喊著要把我父親殺了,我母親最多只能冷淡我,害怕我,疏遠我,所以她的骨子里面不是個殘忍惡毒的人。
因此,我和她的母女情分不遠不近,最后就變成了不干涉彼此。”
宋墨因為唐玉這段話有些受到沖擊,因為在他這二十多年受到的教育里面,最強調的就是忠孝之義。
可是仔細想想,所謂的忠孝難道不是為了皇權統治穩定嗎?
“阿玉將這些事情都告訴我,是讓我不要再為父親的事情傷心難過,因為不值得嗎?”
唐玉還不清楚宋宜春具體是什么人,厭惡宋墨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有一個道理她是很清楚的。
“宋墨,女子被關在后宅里面接受了三從四德的教育,不能出去建功立業,不能拋頭露面,所以她沒辦法認清這個世界的真相,這是世道的問題。
然而男子是不一樣的,他們可以出來建功立業,可以在社會上見到形形色色的人,你的父親是一個接受過教育且很有見識的人。
但他卻這樣對你,這不是他被皇權或者儒家洗腦了,覺得對兒子打罵才是關心,他只是偏心不喜歡你而已。”
這話有點殘忍,但事實就是這樣。
一個封建社會的女子重男輕女,覺得女人是嫁出去的水,覺得女人要三從四德,這個叫洗腦教育。
一個封建社會的男人對自己的嫡長子不喜歡,從小就非打即罵。
那這個跟封建世道沒什么關系,純粹就是這個男人不喜歡這個兒子而已。
更何況袁慎的那輩子,袁慎的父母對兒子也說不上多少親情。
從小時候開始,袁慎就是一個人學習讀書管家,沒有享受過什么父母疼愛。
不過至少那對父母對兒子沒有啥厭惡之情,只是不夠關心在意而已。
宋墨其實什么道理都明白,只是有時候自欺欺人而已。
他突然有些難受,于是緩緩靠近唐玉,伸出雙臂輕輕環住纖腰,將頭埋進那溫暖的頸窩輕輕觸碰,似在尋求慰藉。
“阿玉,那我上輩子的父親喜歡我嗎?”
唐玉溫柔地回抱住眼前人,輕聲誘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