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井悠諒抬起頭,濕發后捋,雙眼瞳孔如同古井,水波蕩漾間,幽深不見底。
“怯懦者如牛羊,遇生便懼;自傲者如獅虎,見獵心喜。一群人聚在一起,總會分出個高低來。他們甚至不需要交流、不需要目光接觸,光是存在本身,強者便能讓弱者感到不適。”
“這便是「情緒森林」。”
“金牌推銷員總能找到容易被蠱惑的家庭主婦,業績好的牛郎不靠臉也能讓女人為他們花錢……這是運氣么?還是因為其它人太蠢?不,都不是,只是捕食者善于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獵物。”
“這個社會就是一片巨大的森林,三觀不同的人構成了森林的生態鏈。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隨著時代發展,這個社會的三觀會越來越多樣化,團塊世代那種萬眾一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日后,獅虎家中,也可能養出兔子;狐貍父母,也會飼養小雞,孩子塑造三觀的途徑不再只取決于父母。”
“每個人的三觀就像是一種動物,三觀碰撞,誰也沒辦法改變誰,只會讓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位,假如你是一只羊,卻和狼父母生活在一起,那你該有多么痛苦?假如你是一只蚊子,卻在幫蜘蛛織網工作,那你該有多么絕望?”
“我所說的完美殺人法,便如林中狩獵。只要找到合適的獵物,偽裝成同類,博取獵物的信任,就能隨意宰割對方。”
“打個比方,我家煤氣灶開關有問題,灶臺關不嚴,必須去擰底下的煤氣罐,才能防止煤氣泄漏。理子常說煤氣灶該換了,雄太敷衍地應付,但從來沒放在心上。直至今天,那臺失靈的煤氣灶還擺在我家廚房里。”
“只要有一次,但凡只要有一次,理子在雄太醉酒后擰開煤氣灶,給他煮一碗醒酒湯,關掉煤氣灶,不擰煤氣罐,然后下樓遛狗,就能完成一次「完美殺人」。”
“發現了么?最親近的人,就是最好的謀殺對象。他們會毫無防備地暴露出自己的軟肋,每一刻都是絕佳的謀殺時機,每一件家具都是隱形的兇器。”
“不止我懂這個道理,還有很多獵人,他們藏在暗處,比我更加擅長「合法獵殺」……例如接連克死富豪丈夫的寡婦、給年邁父母投下巨額保險的兒女、利用孩子污蔑攻訐他人的教師……”
“有人告訴我一個真理:人性即獸性,再偉大的圣人,也不過是野獸的頭領。”
……
龜井悠諒說完,深深地呼出一口濁氣。
伏見鹿聽到一半,就已經沒了興趣。他靠回巖石邊,用濕浴巾蓋住額頭,享受泡溫泉的舒適感。
風間拓齋倒是聽進去了,他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聽完,說道:“那是因為他們愛你,你才有機會傷害他們……你怎么保證所有人都愛你?離了父母,你還能傷害誰?”
“那要不要打個賭?”龜井悠諒說。
“賭什么?”風間拓齋問。
“就賭下一個死的人,依舊很愛我。”龜井悠諒說。
“你還要殺誰?”風間拓齋提高了音量。
“我從不殺人。”
龜井悠諒苦笑著說:“我怎么忍心呢?想讓別人愛上自己,就得先去愛上別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