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點。
放學后。
陸向陽沒有像往常一樣急著回家。
而是留在了教室里。
準備先把英語老師布置的閱讀理解做了。
“怎么樣?陸向陽,做學霸好不好啊?”
陸向陽抬頭,發現顧一心走了過來。
“你別打趣我了,我現在都被老師們盯上了。”
“這是好事啊,說明老師們都很看重你。”
“得了吧,我還是想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學渣。”
打趣兩句,只聽顧一心說道:
“我有一道語文題想要問你,可以嗎?”
陸向陽想也沒想,就回答說:
“當然可以啊!”
顧一心點點頭,把手里的卷子遞了過來:
“就是這一道?”
陸向陽看了一眼,這是一道現代文閱讀理解題。
給了一大段現代文材料,讀完之后。
下面列了7個問題。
顧一心問的是第3個問題:
“本文首末兩段都著重描寫到月光的景色,請從構思角度加以賞析。(5分)”
分值還挺高的。
語文試題大多都是這樣。
完全的主觀性作答。
可考生又必須結合文章,揣測出題者的意圖。
是出題者,而不是原文作者。
因為很多時候,原文作者寫這段文字時,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
語文之難,便難在于此。
陸向陽很快讀完文章。
腦海里大概就已經有了思路。
“顧一心,你看這里。
文章里開頭寫了月光的景色,末尾也寫了月光的景色。
從這兩次描寫,再結合全文,著重突出了月色的寧靜之美。
也與文章中想要表達的孤寂吻合,更是與文中的喜鵲形成強烈反差。
暗含了作者的悲憫之情,引出本文‘人與自然’的主旨,這便是構思上的巧妙之處。
首尾呼應,不僅營造了一種寧靜的氛圍,也加深了讀者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進而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達到進一步的思考。”
陸向陽邊說邊用筆在試卷上勾畫出關鍵的句子,以便顧一心更好地理解。
顧一心聽后,眼中閃過一絲敬佩:
“原來如此,聽你這樣說,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陸向陽微笑著,繼續解釋道:
“其實,語文閱讀理解題目的關鍵在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出題者的意圖。”
顧一心輕輕頷首,笑道:
“這我也是知道的,就是很多時候,總感覺理解不到那么深。”
其實這就是語文最難的問題。
對于數學或者其他數理課來說。
答案基本都是標準的,唯一的。
可語文卻不一樣。
答案都是參考答案。
什么叫參考答案呢?
就是每一個老師都可能給出不同的答案。
如此一來,不同的人做同樣的題。
思路卻都要想在一起。
這不難死才怪了!
陸向陽想了想說:
“其實很多時候,遇到這種題,可以結合題目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比如構思啊、表達技巧、情感色彩等。
只要我們能夠把握住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想要傳達的信息,順著這個思路去答題就行了。”
顧一心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表示理解。
她心里對陸向陽的分析能力感到十分佩服。
沒想到他不僅在數學方面表現出色,連語文也如此精通。
閱讀理解力強的人,果然都很優秀呢!
“謝謝你,陸向陽,你這樣說,對我幫助真挺大的。”
顧一心感激地說。
“不用謝,我們是同學嘛,我還要麻煩你幫我補習呢!”
陸向陽謙虛地回答。
“你是在做英語嗎?”
“是啊,李老師給的閱讀理解,讓我明天一早就去她辦公室交題。”
“那好吧,你繼續。”
顧一心說完,拿著試卷回到了座位上。
陸向陽繼續埋頭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