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人大吼一聲,仿佛是壯膽,朝著鄧肯掃來,木劍掃向他的腰間。
鐺。
木盾架住,反手一刺,一人捂著腰腹蹲下痛呼,另外一人劈砍直下,鄧肯突身猛進,盾牌揮舞,砰地一聲,那人仰面八叉倒地,差點昏死過去。
劈、砍、刺。
盾牌格擋。
沒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動作,就是最基本的戰斗式,鄧肯在不用上帝視角的情況下,將六人全部打翻在地,但克維托的拼死一擊,也讓木劍擦過了他的手臂,留下一道淺淺的紅痕。
四周傳來一陣歡呼聲。
圍觀的流亡者即是歡呼鄧肯超絕的戰斗技藝,也是歡呼克維托居然能夠傷到鄧肯。
“果然沒有上帝視角,我的能力就是標準的面板屬性。”
這一堆的戰斗專精,同時對付六人就已經頗為吃力了。
當然,要是全身鎧甲,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鄧肯伸手將倒地的克維托拉了起來,他沉聲道:“我們會在這里停留幾天,這幾天我會訓練你們的戰斗技藝。”
“把山寨的青壯年都找過來。”
克維托面露驚喜,但聽到他要走,又不免有些失望。
這亂世能抱一個大腿也不容易。
鄧肯對他們自然還有其他的安排,但那需要很多準備,而且沒有船隊,也無法將流亡者運到不列顛島。人多就要吃喝拉撒,不列顛島是什么情況,他還不知道,肯定得先探探路。
中古時代的不列顛島,裝下幾萬人的流亡者修生養息那是絕對沒問題的。
一番折騰已經是下午。
鄧肯觀察了一下這座山寨,通過上帝視角,安排人修筑防御,其實就是在幾個險要處略微布置,這樣萬一遇到戰斗也能多點反應時間。
流亡者團體也不全是叛軍。
克維托派人去附近城鎮打探消息,然后想辦法聯絡上阿妮婭準備的商船。
有昨天搶奪的物資,他們撐過這個冬天沒啥問題。
鴉后-特莉絲的身影游走于山寨四處,她的長相美艷絕倫,讓人不敢直視,僅僅是一下午的功夫,在與流亡者山民們一番交流后,便有十多人轉化為綠色標記的單位。
甚至有山民婦人見到她就要跪拜行禮,口中稱呼為‘祭司大人’。
古羅馬的祭祀本就極少跪拜,除了祭祀信仰的神靈外,羅馬人更多是祭祀先祖,往往在供奉的神像神龕后面,擺得就是先祖的靈位一同享受祭祀。
鴉后-特莉絲并不喜歡被人跪地膜拜。
但蠻族祭祀有跪地的習俗,稍微費了番功夫,終于是讓那些愚昧山民不再見面就想跪地了。
這里很多人都是多神教的信徒。
一般教會的信徒,才會慢慢放棄先祖崇拜和先祖祭祀,真正傳統羅馬文化影響下的信仰,很多都有小型的家庭神廟,供奉家神(特定信仰),還有祖先的靈魂。
當年教會的信徒遭到迫害,其中一個罪名就是‘不祭祀先祖’,這是古羅馬時代的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