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塔吉爾公爵吃了一場敗仗,急需挽回威信,想趁著肯特王國內亂,將失去的土地奪回來一些,康沃爾地區有點窮,跟威爾士一樣都是窮鄉僻壤的山區地帶。
前面要不是鄧肯射殺了肯特國王,他估計已經一敗涂地了。
“這么快反攻?”
鄧肯的表情凝重,沉聲道:“太急了。那些臨時征召的原住民士兵能有多少戰斗力?”
原住民指沒有完全羅馬化的凱爾特人,倫敦周邊的原住民已經羅馬化了。
吉爾低頭道:“偵察騎手發現德文的撒克遜駐軍正在撤離。”
“奪回那片土地應該不需要太多戰斗。”
不列顛島是越往東面,山區森林越多,康沃爾就是一片山區,但是往西就是平原地帶多了,帝國早期在不列顛行省修建了鋪石路,設置了十多個部落級行政區,三十多個城鎮,就是為了方便城市化管理和軍隊調度。
一個部落大概就是一個小王國,約等于一個縣的地盤。
在拿下德文郡后,再往倫敦方向推進,便必須面對大規模的軍團戰,撒克遜蠻族調動軍隊也會更容易。
不過平原地帶打下來更不好防守。
整個不列顛島土地的精華都在倫敦泰晤士河周邊,帝國在那里開發了幾百年,大型城鎮全部都集中在這片區域。甚至在倫敦還有大學,但不是我們認知中的那種大學,而是帝國修建的成人學校,只服務于貴族,方便同化不列顛島的原住民統治階層。
先同化貴族,再由貴族引導同化平民。
“不會是因為我殺得他們全面撤軍了吧?”
鄧肯感覺有一點可能。
畢竟蠻族的部隊也不多,放棄一些偏遠地帶更容易防守。
真要讓鄧肯每天這么殺十幾個人,他們的駐軍要不了多久就自動士氣崩潰了。
敵人手中的戰兵其實也就只有幾千人,拉上民兵仆從軍估計才一萬多。
丁塔吉爾公爵要收復德文郡就讓他去,鄧肯暫時不準備行動,他招募的流亡者還沒有整編完畢,至少要有四五百人才能打一場正面戰爭。
流亡者駐扎的地方是一個叫做蒂拉姆的廢棄村莊。
鄧肯讓克維托和克里岡協助訓練軍隊,自己則準備再從不列顛人里面招募一些人手,擴編出來三個百人隊。
兵貴精而不貴多。
以他目前的家底也養不起太多人。
夜幕降臨。
駐軍營地外突然響起一陣馬蹄聲,然后便是克維托快步跑了進來,神色驚喜道:“大人。”
“外面有人要見你。”
嗯?
鄧肯起身,高盧護衛緊隨其后,營地外有數騎趕來,為首的人皮膚偏藍,好似用某種染料涂抹過,看著像駭人的圖騰紋身。
——角地貴族騎手(一星)。
——不列顛獵手。
——坎蒂輔助步兵。
坎蒂是角地的意思,主要是指居住于肯特地區周邊的不列顛原住民,后來擴散到其他地方,他們是最倒霉的不列顛人分支,因為肯特王國就建立在他們的老家上。
這隊人數量不多,也就是二十七個人,六個騎兵,二十一個步兵,裝備簡陋,有些人衣衫襤褸,跟野人差不多,只有一半人身上裝備了皮甲。
那為首的貴族騎手穿著鎖子甲,雙目望向鄧肯,似乎驚訝于他的相貌,不由透過火光仔細打量。
最近關于鄧肯的傳聞越演越烈,他都快被傳頌為傳說中的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