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瓦倫提尼安三世如何大戰元老院!
在埃提烏斯大勝而歸班師回朝后,關于沙隆之戰的各方面消息也傳了回來。
西哥特老國王戰死了?
好事。
羅馬人彈冠相慶。
帝國跟西哥特王國打了幾十年,老國王戰死,新王必定有紛爭,可以給帝國高盧行省喘息的時間。
羅馬人的英雄,不列顛行省總督鄧肯沒有一起班師回朝?!
這是怎么回事?
在多方打聽之下,一些消息根本就瞞不住,帝國軍團里面就有人感到不滿,很快埃提烏斯想要放走上帝之鞭-阿提拉的消息便傳得沸沸揚揚。更多的細節也流出,羅馬人得知了不列顛行省總督鄧肯跟護國公埃提烏斯不合決裂。
甚至,上帝之鞭-阿提拉都是他獨自一人率領精銳騎兵拼死追擊才斬殺的!
一下子羅馬人又有點群情激奮了。
不要跟他們講什么戰略意圖,他們只知道沙隆之戰死傷無數,帝國付出巨大代價,集中全部精銳軍團才艱難打贏了這一仗。
想要放走敵人的統帥是什么鬼?
不是應該趕盡殺絕嗎?
萬一匈人皇帝阿提拉逃走了,明年又集結大軍入侵帝國怎么辦?
無數人議論紛紛。
難怪不列顛行省總督鄧肯沒有返回意大利半島,就連回來接受嘉獎賞賜都放棄了,看樣子他這是跟護國公埃提烏斯徹底決裂了。
瓦倫提尼安三世一聽,瞬間就熱淚盈眶,對埃提烏斯的不滿越發強烈。
鄧肯不來。
他就派人過去,昆圖斯已經出發了。
后面還有連續不斷地消息傳回來,尤其是關于不列顛行省的,這個帝國放棄了二三十年的偏僻行省,一直都不怎么受到羅馬人的重視,而現在因為鄧肯的存在,稍微有點消息就傳得沸沸揚揚。
過去的傳聞也被人翻出來了,人們津津樂道鄧肯以上帝與諸神之名冊封不列顛女公爵的事跡。
守誓者-鄧肯!
沒錯。
只有這樣的守誓者,才會在帝國危難之際,率領不列顛軍團跨海遠征救援帝國響應戰爭召喚。
至于他冊封不列顛女公爵有點僭越?
沒關系。
羅馬人對戰爭英雄一向都很包容,那地方都廢棄了,鄧肯大人這也是為了穩住局勢,安撫丁塔吉爾公爵的部下軍隊。要不是有這一出,他能那么快接管軍隊,然后率領不列顛軍團跨海遠征救援帝國戰場嗎?
羅馬民眾自己會腦補,為鄧肯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
很快。
便有接二連三的消息傳來。
第一個,便是撒克遜人撕毀和平條約,在不列顛總督鄧肯率軍跨海救援帝國戰場后,他們居然趁著這個時候,偷襲不列顛總督的后方,據說已經包圍了南安普敦。
一下子,羅馬民眾群情激奮!
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