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都在打仗,但唯獨意大利半島還算平靜,不列顛行省崛起抗住了西邊的壓力,匈人帝國崩滅叛亂頂住了東面的壓力。
一時間,居然沒有人可以威脅到意大利本土了。
瓦倫提尼安三世此時此刻都感覺老天爺也在幫他,等他奪回了帝國的軍政大權,再加上元老院的支持,就可以慢慢收拾其他的敵人了。而且他還跟不列顛行省總督鄧肯關系匪淺,如果干掉了埃提烏斯,他就能嘗試跟鄧肯聯姻合作。
到時候軍隊有了,帝國的疆域恢復了。
他在羅馬民眾眼中的威望高到爆炸!
鄧肯感覺自己跟瓦倫提尼安三世沒那么親近,可是帝國皇帝不這么想,他一直覺得鄧肯是自己的潛在助力,因為昆圖斯帶回來的消息不對稱。
昆圖斯欺上瞞下慣了,皇帝還以為不列顛總督是自己的強力支持者。
這位帝國皇帝只想要掌控意大利周邊的富饒地區,至于更偏遠窮苦的高盧地區,肯定是任命自己信任的軍事統帥去防守。
他喜好名聲,卻不想自己率領軍隊抵抗蠻族入侵。
但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不列顛王國的大戰略方針很快制定完畢,隨著倫敦周邊的軍團集結完畢,鄧肯也親自率領大軍跨海作戰。
加萊港口。
前線送回來的情報,第七軍團已經打到了根特地區,再往上打就是后世荷蘭的地盤了,那里也是大日耳曼尼亞的沿海邊界。
“怎么會推進的這么快?”
鄧肯登陸后,表情頗為驚訝,看了看身邊的顧問道:“我不是只抽調了兩個正規軍團,兩個輔助軍團嗎?”
一共加起來四千人的軍隊。
按照他的估計,能打下加萊周邊就已經很不錯了,可是現在他們居然推到了萊恩河的入海口了。
旁邊的親衛也表情疑惑,小心翼翼道:“不知道。”
“可能敵人不堪一擊吧!”
但就算是不堪一擊,也不可能如此長驅直入吧?
滿打滿算才兩千人的部隊,沿途打下來的城鎮還需要占領,一路分兵還能剩下來多少人?
與此同時。
在萊茵河的入海口方向,一隊蠻族酋長親衛策馬出現了視線中,為首的布雷德表情興奮,躍馬揚鞭道:“前面就是帝國當時在小日耳曼尼亞布置的軍事要塞了。”
“立刻派人通知總督大人。”
“我們已經收復了小日耳曼尼亞的邊境線。”
當將軍衛隊返回時,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也出現在了遠方,他們的規模遠超于兩個軍團,后面還跟了許多衣衫襤褸手持簡陋武器盾牌的民兵部隊。
這是來自勃艮第周邊的流亡者們,加起來大概有一千多人,居然男女都有,女人也拿著簡陋的短矛,還有一部分奴隸隸農打扮的人,連件像樣的武器都沒有。
誰都沒有想到他們的軍隊會越打越多,而且不是裹挾流民,是他們主動要求加入的。
名聲威望這東西太有用了。
高盧地區算是流亡者巴高達人的大本營。在不列顛王國跟法蘭人的戰爭爆發后,一路上都有流亡者加入他們,就連附近的奴隸莊園都爆發起義,這些人殺死了領主監工,不管是法蘭貴族,還是帝國貴族,統統都被他們砍下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