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度空間。
鄧肯親自率領部隊跨過了塞納河,前不久軍隊在蘭斯地區碰到了一支法蘭克的部落援軍,大概有一千多人的規模,他根本就不給敵人反應的時間,騎兵部隊突然殺出,只是一輪沖鋒便打得敵人潰不成軍。
這個時代軍隊集結的效率很低,如果不是提前有所準備,諸多部落的軍隊想要集結起來也得浪費很長的時間。
上帝之鞭-阿提拉當時進攻高盧的戰略路線沒有錯,只是他當時在圍攻奧爾良時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整整三個月。
阿提拉三月份就越過了萊茵河,一路推進,結果硬是拖到了六月份中旬,才不得不撤圍遁走,最終在沙隆地區爆發決戰。
前面有人填坑了,鄧肯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在迂回進入了法蘭西島區后,他便立刻散出偵察騎兵,戰略地圖也直接拉到最大。
這時。
一陣奔騰的馬蹄聲響起。
沒過多久,一隊匈人打扮的輕騎兵趕來,這是歸附的匈人雇傭軍,因為鄧肯也有匈人的傳說度,他麾下大概有一兩百人的匈人騎射手。
“總督大人。”
“我們在前往奧爾良方向看到了西哥特王國的旗幟,浩浩蕩蕩也知道有多少人。”
一個叫做奧普提拉的匈人騎兵趕來,他們這些人就是后來的匈牙利地區居民,只見他沉聲道:“我們不敢靠得太近,敵人恐怕有上萬人。”
西哥特王國果然還是出兵了。
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一點,而且剛剛打完沙隆之戰,誰都不希望看到對手做大。
“拋棄部分輜重!”
“騎兵部隊隨我即刻發出,不列顛軍團隨后跟上。”
鄧肯當機立斷,輕率一千精銳騎兵長途奔襲巴黎,其他的騎馬步兵全都落在后面,由克里岡率領隨后跟上。
這樣的極限奔襲,騎馬步兵是絕對跟不上的。
軍隊很快一分為二。
鄧肯連重騎兵都沒有帶,將軍親衛一律半甲,基本上都是薩爾瑪提亞人組成的輕騎兵,一千騎兵輕裝上陣,一刻鐘后便出發。
因為沙隆之戰的關系,鄧肯對附近的地形十分熟悉,軍隊連夜趕路,在距離巴黎十幾公里外稍微休息了半夜,然后天蒙蒙亮的時候,一千輕騎兵已經做好了戰斗準備。
此時天邊浮現一縷微光。
卡爾正在給馬蹄包裹布料,人銜枚馬裹蹄,在這時并不太適用,一千騎兵只有三十人這么做,他們是負責出其不意奪城門的精銳。
此時天色依舊昏暗,鄧肯率領的數十騎兵已經悄悄地靠近。
咻!
一支利箭破空。
鄧肯手持諾登之弓,連發三箭,將城墻哨塔上的士兵直接射了下來。
鏗鏘。
誓約勝利之劍出鞘,鄧肯率領數十精銳加速突進,轉眼間就已經沖到了城墻下。
鐺。
火星崩裂。
鄧肯的身影縱身一躍,誓約勝利之劍刺入石墻,然后他整個人借力攀附而上,輕而易舉地翻到矮墻上。這時下面有鉤鎖拋了上來,鄧肯單手抓住,手臂發力,一手一根繩索,稍微一提,身后的親兵們很快也跟著翻了上來。
噗嗤。
遠處鮮血飛濺,親衛卡爾投擲出標槍,將對面露頭的法蘭士兵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