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支的秘密軍團也在不列顛島的肯特郡集結,他們通過加萊海峽登陸,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主力軍團,其中有威爾士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等,也有來自日耳曼部落的蠻族外籍軍團,加起來超過兩萬多人,已經是整個不列顛島能夠動員的極限了。
不列顛尼亞的總人口也就是一兩百萬,一次性動員了四五萬軍隊,十來萬民夫,差不多把鄧肯的家底國庫都榨干了。
如果這一戰沒打贏,整個不列顛島都會元氣大傷。
維度空間。
在鄧肯的投影頁面中,不列顛王國浮現了一個熊熊燃燒火焰的標記。
——“戰爭總動員(國家狀態):不列顛王國進入了戰爭總動員狀態,人力大幅度增加,預備役大幅度增加,民兵直接轉化為地方軍團等。”
這一戰直接決定整個歐洲的霸權。
鄧肯已經把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軍團調往了意大利邊境,他可以說是相當冒險的兩面開戰,為了營造出一種全力誅滅偽帝的錯覺,鄧肯的手上只留了不到三四千人的精銳部隊。
除此之外,就是從不列顛行省調來的皮克特蠻族軍團、威爾士高地戰團、愛爾蘭蓋爾戰團等等,他們算是沒有多少紀律性的凱爾特蠻族部隊,加上地方的民兵預備役,以及蠻族外籍軍團,全部都是二三線的軍團不斷朝著法蘭西島附近集結。
不上主力軍團進攻意大利,根本不可能引托里斯蒙德上鉤。
但二三線的部隊幾乎很難打贏西哥特王國的大軍,所以鄧肯翻盤的殺手锏另有出處。
——法蘭克龍騎兵(強力沖鋒)(龍旗)(一星銀灰色)。
——拉格爾騎士(強力沖鋒)(龍旗)(二星銀灰色)。【注:圓桌騎士前身。】
——薩爾瑪提亞精銳騎兵(強力沖鋒)(龍旗)(一星)。
——法蘭克擲斧步兵(重裝步兵)(一星銀灰色)。
在不列顛帝國軍團等的主力部隊都調往意大利后,鄧肯手中的殺手锏便是招降整編后的法蘭克精銳,墨洛維死得太干脆了,他死后法蘭克的部隊基本上都投降了。
鄧肯現在就是多線操作。
由塞維魯等人率領精銳軍團進逼意大利,如果西哥特王國不進攻,就誅殺偽帝,覆滅元老院。如果敵人進攻,就做出圍城假象,隨時回援奪取山外高盧,截斷敵人的后路,形成包圍之勢。
而他自己則悄悄留下,親自統帥拉格爾騎士和法蘭克龍騎兵,找機會抄了敵人的后路,截斷后勤補給,再加上不列顛島趕來支援的二三線部隊,勉強算是跟西哥特大軍擁有一戰之力。
西哥特王國也不可能有六萬的正規軍。
民兵對民兵。
這一戰拼得就是統帥力和將領的個人能力了,鄧肯的軍隊稍顯弱勢,但是加上他自己,反而處于主動進攻的優勢地位。
只要‘戰無不勝’的金身還在,鄧肯就能把民兵部隊的士氣當正規軍用。
彼此雙方都在打一個時間差,如果托里斯蒙德不全力進攻,不列顛主力軍團拿下意大利半島后立刻便可以回援,到時候鄧肯有‘誅殺偽帝’的狀態加持,說不定可以集中整個西羅馬帝國的軍事力量殲滅他們。
以鄧肯的驚人威望,剛招降的帝國軍團馬上就能投入戰場。
要是西哥特王國攻勢兇猛,精銳騎兵長驅直入,不列顛主力軍團就圍而不攻,壓根就不進入意大利半島。
鄧肯會嘗試誘敵深入,一切以戰局變化為主。
整個高盧戰場的重中之重,就是巴黎能不能守得住,必須上擅長防守的老將,鄧肯的麾下也只有原來的帝國軍團統領才擅長守城。
巴黎只要堅持一個禮拜,鄧肯就能找機會反敗為勝,要是能堅持半個月以上,鄧肯就有把握形成圍攻之勢,直接全殲了敵人的主力。
因為那個時候,不列顛主力軍團已經撤回來了,反過來切斷了他們的退路。
夜幕下。
就在西哥特王國的大軍集結奧爾良等地時,一支大概兩千多人的騎兵部隊,整個歐洲歷史上最強大的精銳騎兵軍團也成型了。
鄧肯整編的方式十分簡單粗暴,他將不列顛騎兵、薩爾瑪提亞騎手、拉格爾騎士、法蘭克龍騎兵等等,幾乎所有的騎兵單位里面,至少有一顆星標記的單位都集中了起來。
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拿出去,都算得上是精銳老兵。
這樣的騎兵軍團,十萬人也敢沖!
………………
(ps:明天是一萬字的大章,爭取一口氣寫完。求下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