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歐洲不適合巫師長久定居。”
梅林并不打算當將軍,他更希望成為巫師學院的院長。
神話大退潮并沒有停止。
雖然暫時卡住了,但是未來依舊會慢慢衰退,直到某一天重新復蘇,他希望能夠將古代的魔法知識保存記錄下來。
——“石中劍(高階奇物):原定歷史軌跡中,亞瑟王所持有的石中劍。但是關于它的傳說已經消亡。”
鄧肯接過石中劍看了看,隨手扔還給了梅林。
他有守誓者。
現如今守誓者已經從一把普通的奇物成長為了一件圣物,關于它的傳說,千百年后依舊會流傳下去。
劍不重要,用劍的人才重要。
至于石中劍,梅林要留給誰就留給誰吧。
艦隊抵達了意大利。
鄧肯在萬眾歡呼下進入羅馬的港口區,在他的身后,則是一位臉色蒼白神情苦澀的老者,教皇利奧一世,他還真是命大,兩軍交戰都沒有死。不過鄧肯當時也沒有放他回去,而是直接帶著教皇遠征北非迦太基。
嗯,其實是強行綁走的。
短短數個月。
鄧肯征服北非地區,屠殺了大概八萬人的汪達爾人,教皇利奧一世就是全程的旁觀者,甚至某些過程中,還必須派人押著教皇過去一場一場的去觀看。
不是喜歡宗教紛爭嗎?不是喜歡審判異端嗎?
死那點人算什么。
讓你看一場大的!
鄧肯直接滅族汪達爾人,用八萬顆人頭告訴教皇利奧一世,他并沒有傳聞中的那么和善,一旦觸碰了他的底線,照樣殺得亡國滅族。
不過這也給后世的歷史學家造成了不少困惑。鄧肯大帝征服諸多蠻族,一向以同化安撫為主,為什么唯獨對汪達爾人大開殺戒呢?
有人研究汪達爾人的遷徙路線,發現汪達爾人遷徙過程中,至少造成了上百萬人的傷亡,相當于每個汪達爾人手中都有十多條人命。
可這又有一個疑惑,匈人造成的死亡更加恐怖,但為什么唯獨汪達爾人被滅族了呢?
最后,他們認為汪達爾人洗劫意大利時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以至于一場慘烈的復仇爆發。
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汪達爾人被滅族后,帝國的邊疆都安定了不少。
一時間,日耳曼蠻族都不敢南下劫掠了。
消息傳到了西哥特王國,他們跟汪達爾人打過不少仗,突然聽到對手被滅族了,一時間全國上下都在盡力籌集賠償和貢金,俘虜的贖金也一車一車送往巴黎。
既然能滅族汪達爾人,就能順帶滅了其他人。
帝王之道,恩威并施。
鄧肯一直沒有機會大開殺戒,汪達爾人算是撞槍口上了。
滅他們一族,省去了很多麻煩。
羅馬城外,在眾人的歡呼下,鄧肯直接打發教皇利奧一世去高盧行省會見圣帕特里克了。他暫時不進城,因為要順帶檢閱軍隊通過凱旋門,還需要提前準備一段時間。
教會那邊到底要怎么來。
你們慢慢商量。
鄧肯就握著守誓者看著,反正殺雞儆猴已經做給你們看了,他既然敢滅族汪達爾人,就不介意再多殺一點。
世界就是如此。
當你不講道理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跟你講道理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