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蔽野,骸骨塞川。
餓殍抱枯樹而斃,稚子吮泥漿而亡。
亂墳崗中狐嫁女,破敗道觀鼠稱神。
當今世道人殉復熾、巫蠱盛行,少年一路走來看盡江南繁華后,沿途所見竟然盡是鬼神淫祀,卻是戰亂頻繁、饑荒瘟疫肆虐,大量橫死者化為無主孤魂,民眾畏懼厲鬼索命,遍設鬼神廟祭拜以祈求平安。
“這里的城隍土地呢?”
一行人看著路邊小小的一座鬼神廟,神色漸漸凝重,里面供奉的是‘夜菩薩’,乃是方言,通‘野菩薩’之意,里面的神像面目猙獰,宛如惡鬼,神龕前鮮血浸透土地,一看就知道是民間的淫祀。
“阿彌陀佛。”
不戒和尚看著這惡鬼神像,雙目殺意顯露,想要上前一掌劈碎,但遲疑片刻,轉頭望了一眼為首的少年,那少年微微點頭示意后,他便去尋鄉間老農打探消息去了。
“看起來此地沒有城隍土地。”
傅劍寒雙手抱胸,掌中青鋒劍露出一抹寒芒。
五代十國乃是后世志怪文的起源之一,在這期間割據軍閥將陣亡將領神化供奉于軍營,士兵出征前祭祀戰死英魂,篤信其能護佑戰場不敗,吳越等國更形成制度化的祭祀傳統。
巫師、乩童成溝通人鬼媒介,以召喚神靈、驅逐邪祟、占卜吉兇為業,民間盛行通過巫術儀式禳災,尤以驅鬼鎮邪活動最盛。
佛教大興水陸法會超度戰亂亡靈,輪回觀念與本土鬼魂說融合,催生出了“地府十殿”等幽冥傳說。
乃至是鄧肯習以為常的‘城隍神’,也是這個時代才開始大規模誕生的,官方將城隍神(源于周代水庸神)納入祀典,賦予其守護城池、監察官吏、鎮壓惡鬼等職能。
以人間王朝之權柄,冊封四方下位鬼神!
但沒有華夏大統一王朝的偉力,城隍冊封卻并不是那么順利,有些地方城隍冊封后,立馬便河清海晏,但是有些地方冊封城隍后不久,當地的城隍土地廟都直接神像碎裂,更有甚者,城隍土地的神像頭顱被堂而皇之地割下,就扔在廟宇的大門口。
沒過多久,不戒和尚的身影便再度歸來。
“據傳此地曾有陰兵借道。”
“第二日城隍廟的神像便碎裂了,城隍神像的頭顱被割下,泥塑內也透出一絲血色。”
“當地百姓恐慌至極,便立鬼神廟祭祀惡鬼,祈求平安。”
不戒和尚神色憤憤不平,宛如怒目金剛:“貧僧定要超度了這群無法無天的惡鬼!”
鬼神之事,世人多畏懼,唯恐避之不及。
但少年卻目光平靜,淡淡道:“帶我去城隍廟看看吧。”
一旁的玉面娘娘欲言又止,最終沒有說話,只是遞了一個多加小心的眼神。
人鬼殊途。
江湖中人一向不管鬼神之事,那是佛道兩門才應該關心的事情,況且江湖武學未必能對鬼神生效,自唐末起,長達上百年的亂世,民間鬼神祭祀漸盛,就連江湖異人遇到這樣的鬼神淫祀也得給幾分面子避讓一下。
枯樹寒鴉。
那城隍土地廟早已破敗凋敝,香火斷絕,門前灑落一堆污穢之物,抬眼望去,里面蛛網叢生,大殿兩側武官打扮的神像盡皆碎裂,正前方是一尊城隍神的泥塑,好似被人割下了腦袋,頸脖處的泥塑竟然透著一絲妖異血色。
“死了。”
“陰神也能被人給殺了嗎?”
鄧肯的雙目洞穿一切,居于維度之上,這城隍廟內沒有絲毫靈光,所有神像都被打碎,連依附于廟宇的陰宅都已經消失了。
“大和尚。”
“你可會招神驅鬼?”
傅劍寒似乎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身影一躍,落在了神龕上,看了看那平滑的傷口,皺眉道:“這是被人一刀斬下頭顱,不像是凡人所為。”
他此前敢去鄱陽湖誅妖,顯然是會些對付妖魔鬼怪的手段。
不戒和尚神色有一絲尷尬道:“貧僧是武僧,不誦經不參禪,不擅長佛門的那些手段。”
他修得是護法金剛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