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九叔又有什么雞毛蒜皮的小事需要他幫忙的王禹。
萬萬沒想到。
九叔突然遞了個大伊萬給他。
仔細思量一下,自己這些時日以來的態度。
王禹突然明白,九叔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指點自己去藏經閣了。
他有些飄了。
在一身能擠進茅山前三的實力下,他王禹確實有些飄了。
當代掌門石堅,曾經在他手里吃過悶虧。
二代弟子中唯二的祭酒境修士九叔,那怕全力以赴,也未必能戰勝他。
當然了,他也沒把握能拿下九叔。
這種情況下,他飄起來是很正常的。
畢竟,他一身的實力,已經能在茅山這個大宗派中穩進前五,乃至踏進前三了。
于茅山而言,他并不算飄。
可于天下而言,他已經忘了本心,一顆求生求道的心已經蒙塵。
茅山名義上的第一人,雷電法王石堅,在天下道門修士中擠得進前三嗎?
在所有修士中排的進前十嗎?
他的閃電奔雷拳與木椿**能頂得住十數年后,白頭鷹炸響的核平嗎?
事實就是,他擠不進道門修士里的前三,他在天下修士中排不進前十,他不可能頂得住數十年后的核平。
而他王禹連此刻的石堅都不能穩贏,有何資格飄的看輕天下人。
九叔之所以指引自己去藏經閣里,只怕就是為了借助茅山輝煌的底蘊點醒自己。
相比茅山歷史上那些驚才絕艷的前輩們,此刻的他還真沒一個翹起尾巴。
而且,藏經閣里的諸多藏書對他來說,也是不可多得資糧。
修道至今,他雖然也通讀過市面上絕大部分的道經名典。
可多數都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而藏經閣內,那些茅山先輩們的注解,就是他最好的指路明燈。
雖然不一定要照抄那些前輩們對于道經、道術的理解。
可觸類旁通之下,他的業藝絕對會遠超現在。
這對他日后攀登更高的道行與境界,絕對會有所幫助。
再有一個,他的對敵手段確實是夠用了,可他在道術上面的眼界卻有些跟不上他的境界了。
見識廣博的修士,有時候只憑借一點蛛絲馬跡,就能確認對手用了什么法術。
繼而尋找克敵制勝的手段。
但王禹對敵的時候,卻很少有能摸明白對方能力的情況。
這樣的話,在攻勢受阻無力發揮的情況下,他很容易在同層次的高手中吃癟。
明白了九叔的意圖以后,王禹當即起身,深深地向九叔行了一個躬拜大禮。
看著突然向自己大禮參拜的王禹,九叔下意識的就裝出了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
可眼神的驚愕與空洞,卻暴露了他,根本就搞不清楚王禹為何要行大禮。
也就王禹此刻正在低頭彎腰,不然鐵定能看出不妥之處。
說實話,看著行完大禮以后就轉身離去的王禹,九叔確實有些懵比。
我話還沒說完呢,王禹怎么就大禮參拜了起來?
我還沒告訴他那些破境的感悟在藏經閣何處呢,他為什么急急忙忙的轉身就走?
我都沒來得及跟他講,該如何從藏經閣里,獲的四通四法兩禁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