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馬如雷的死,只是讓雁門四郡震了一震的話,那接下來發生在雁門郡的事情,則成為了雁門郡所有草莽英豪的噩夢。
第二日后,自雁門郡郡衙之中下發出了一份征召令。
今有匈奴右谷蠡王率草原狼兵南下,奉雁門太守王公令,征辟如下人員入軍備戰:飲馬縣小刀會全員、飲馬縣傅氏鏢局全員、飲馬縣震聲武館全員……青平縣淄衣捕頭劉家亮、青平縣鐵槍會全員……
凡在征召范圍以內之人,即日起三日之內若不前往雁門關報道視為通敵,殺無赦!!!
對于郡守府貼出的訃告,雁門郡中所有人都當做笑話來看,就連與王禹結盟了的傅青主知道這個消息以后,都對王禹的做法感到一頭霧水。
王南容是準備逼反整個雁門郡嗎?
可就在三日之后,雁門郡中緹騎四出。
歸屬于王禹手中的親兵家將并那一千細柳營兵卒,騎著新到的戰馬,帶著嶄新的弓矢按照那份征召令上的名單開始一個個的找上門去了。
在裝備齊全的兵卒面前,不管是隱藏在雁門郡之中的江湖大豪,還是臥虎藏龍的各個鏢局武館都不得不低下自己往日里高傲的頭顱,乖乖的在兵卒的押送下前往雁門關報道。
進了雁門關這個邊軍重地,在兩千打老了仗的細柳營老兵看管下,這些江湖大豪與有活力組織代表根本就掀不起風浪。
畢竟,駐守雁門關的細柳營老兵個個射術可都不差。
一旦著上皮甲,同等數量的江湖有活力組織人員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陸陸續續的,往日在雁門四縣橫行霸道慣了的人全都消失了,那些地痞流氓也多被順手抓走了。
剎那之間,整個雁門郡地方上的風氣為之一清。
說路不拾遺有些夸張了,但平日里隨處可見的械斗,卻全然不見了。
在匈奴來臨之前,雁門郡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靜之中。
王禹如此粗暴的手段怎么可能會沒有反彈?
但是,在本地掌握官方力量的六家倒下以后,那些有活力組織背后的主子想要在官面上發聲,卻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
在匈奴的狼兵未曾退去之前,些許風言風語根本就奈何不了王禹。
既然無法在官面上找回場子,那么那些玩慣了有活力組織的家伙自然想到了下黑手一說。
可雁門郡郡城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一般,無論那些幕后黑手投入了多少力量,最后除了在郡城上多掛一具尸體以外沒能掀起任何波浪?
作為雁門郡郡守的王禹沒事溜溜小豆丁的小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的。
次數越多,時日一長,再傻的人也發現了其中不對勁之處。
王南容這個家伙是胸有成竹的要吃定了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