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歷元年元月,圣皇帝祭天登基。
同年,圣皇帝身入幽冥掃蕩九幽,立下龍庭。
大明歷二年二月初二,圣皇帝破境登仙,成就地仙。
大明歷六年九月,東洋倭奴扣犯海疆,圣皇帝遣皇太孫出海,十月初三,倭奴賊酋授首,東洋三島跪服。
大明歷七年元月,琉球王上書請求內附,圣皇帝下旨準許琉球內附,改封琉球王為靈候。
同年四月,鮮卑政權高句麗犯北境未果,圣皇帝大為震怒,下旨令邊軍出塞。七月,鮮卑政權高句麗滅。
大明歷十年,西域三十六國或降服內附或滅于風沙,絲綢之路重新開啟。
大明歷十三年,皇太孫只身下南洋,南洋部落皆欽佩太孫容姿隨派遣使臣來朝以求面見天顏。
圣皇帝令文武百官隆重接待南洋部落使臣,宴上,部落使臣聯名上書圣皇帝,諸部落請求內附。
因使臣之心十分堅定,甚至不惜以死相逼,圣皇帝無奈,只得令皇太孫接手此事。
八月,南洋四十八部落內附大明,南洋進入符陣時代。
大明歷十七年,巡海監馬三寶根據帝國符陣學院徐拜月院長進奉之海圖周游世界發現新大陸。
同年,圣皇帝下旨恢復宗室封番制度,正式啟動大移民計劃。
大明歷二十年,九州符陣技術經由帝國符陣學院徐拜月院長的推陳出新,以經全面超越先秦時代水準。
同年九月,圣皇帝于泰山祭天封禪,上天有感圣皇帝功績,降下接引仙光,迎圣皇帝及群臣駕臨天庭入主天宮。
圣皇帝受命于天卻自感德行不足不敢登臨天稱帝,群臣三勸,圣皇帝無奈于天庭通明殿登基稱帝——號天帝。
至此,大明舉朝登仙,化人間之龍為天上仙闕,大明歷擱筆于今日。
臣,明太史令,司馬齊頓筆。
狼居胥山,仙女宮,觀海亭。
有兩仙人正在以黑白二字切磋道藝。
良久,執黑棋女仙罷手不在落子:“沒想到短短三十年,你的道業就已經精進到這種地步?天庭還有那位天帝就真的這么厲害嗎?”
說話的女仙正是這狼居胥山仙女宮之主——嬰寧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