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現代戰爭,那天幕上隨便一種他不認識的‘武器’,豈不是就可以輕易橫掃他大唐軍隊?
他早就算過了,后世距離他不過才一千多年。
即便是他大唐對比一千多年前的時代,雖然他唐軍也可以說是武器裝備碾壓當時,可也不至于看到武器裝備讓人感到如此絕望啊。
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了。
同時,他也有些慶幸,自己當初在天幕出現不久后就成立天幕司和科學部的決定有多么明智。
直到天幕上的畫面消失,他才沉吟了一會,道:“眾位愛卿都說說看法吧。”
……
清末。
光緒皇帝同樣是目瞪口呆的看著天幕,禁不住打了個冷戰。
他根據天幕上的時間來推算,這天幕上的時間距離他并沒有多少年啊。
怎么武器裝備同樣到了他看不懂的地步了。
原本天幕上出現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相當一部分他都還能認識或者說還能理解呢。
“那個是什么?戰列艦?”
看到一艘艘軍艦開炮,他倒是能夠理解,畢竟他大清也有鐵甲艦,可是那些飛在天上的是什么?
光緒一陣沉默。
盡管不認識,光緒也能大致猜出來,肯定是以后研究出來的武器。
那些地上跑的坦克,他也不認識,那懸停在半空,頭頂著螺旋的東西不認識,認識的,也就是士兵手中的,像是火銃的東西了。
而最后的核彈,更是讓他感到驚懼。
那刺眼恐怖的畫面,對于光緒來說,比起古代的皇帝的理解更加深刻。
那放大的畫面,是那么的真實。
那些看起來像是西方的城市,被一下子摧毀,雖然不知道那座城市有多大,但肯定比北京城還大。
就這樣,還是一下子仿佛是地面上升起了太陽,然后地龍翻身毀滅了。
光緒感覺自己患上了未來戰爭恐懼癥。
大部分靠前的皇帝、大臣、文人、士族們只是覺得恐懼,仿佛天罰一般,但是卻完全無法理解。
只有極少一部分,能夠連蒙帶猜的去思考未來的武器,還大部分是錯誤的。
南宋。
趙構看著天幕上的武器,雙眼冒光的流下來哈喇子。
“朕要是能像后世一樣讓地龍翻身多好啊。”
“這樣的話金人一打過來朕就讓地龍翻身一次,一直打一直翻身,這樣金人不就不再南下了嗎?”
“朕也就能過幾天安穩日子了。”
很明顯,趙構無法理解什么是核彈,只認識畫面那山河破碎的恐怖景象,當是地龍翻身了。
辛棄疾看著天幕上的恐怖武器,久久不能平靜。
“后世武器這般,恐怕戰爭的形式要徹底改變了啊。”
至于改變成什么樣,辛棄疾無法想象,只是可以確定是的……
“有這般武器,縱使有千軍萬馬,恐怕也毫無用處。”
特別是最后那璀璨又宛若人間煉獄的畫面,,至少綿延數十公里都摧毀的畫面,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腦海里。
大唐盛世。
已經喝得微醺的李白,也被這天幕的畫面驚的醒酒了幾分。
當即拿出筆墨,打算即興賦詩一首,來記錄著后世的武器。
“朕想要啊!”
被吐蕃鬧得不堪其擾的李隆基,雙眼冒光的看著天幕,后世的武器,他要是也能擁有該多好。
就那個最后那個,讓地龍翻身的那個恐怖武器,喂給吐蕃軍隊吃上一個,恐怕就能夠收復了吧?
春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