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京城的百官呢?皇帝尚且自盡,怎么沒見到一人跟隨皇帝一起殉國?!”
憤怒的將自己眼前的案桌都掀翻掉。
“陛下息怒!…”
盡管未來的大明朝如何,不能說跟眼前的百、勛貴們沒有關系,但就算有,也不是他們能夠左右的了,那都是他們后代的事情了。
況且朝堂更迭,即便是勛貴也肯定不是一成不變,到那時,他們的后人是否還在也都兩說。
只是……憤怒的皇帝是講不明白道理的。
特別是今天出了這么爆炸的信息,沒有人敢做出頭鳥說半句公道話,不然要因為這件事被砍了,那可真是冤枉到家了。
“父皇息怒……”
于是,大明的百官、勛貴、乃至近日到京,以及尚未被外封出去的藩王們,跪了一地。
不說百官,甚至就連馬皇后,都被突然爆發的朱元璋的氣勢給嚇了一跳。
她一副想勸卻又欲言又止的模樣。
朱元璋在百官、群臣、勛貴,以及自己的兒子之間來回踱步。
“聽聽、聽聽!”
“聽聽這天幕,是怎么評價咱的這位后人的——勵精圖治,朝前夕惕。”
“再聽聽,他的遺書說的是什么———雖朕德薄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
“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
“有哪個亡國之君是會被這般評價的?”
“有哪個亡國之君能說出這樣的話?!”
“嗯?你們以為呢?”
朱元璋的氣像是消了些,語氣也比剛剛略微平復了些。
但眾多大臣們沉浸在朱元璋的暴怒之中,不敢言語。
不說話,可不是朱元璋想要的效果,于是,他點了句在群臣中很是有威望的李善長。
“李太師,你覺得呢?”
“你覺得這崇禎,是昏君嗎?”
被點到的李善長眼皮跳了跳,只覺得心中有些不安的情緒在醞釀,他迅速思考著皇帝的意圖,可是時間太短,完全無法想象出具體用意,也只能硬著頭皮道:
“陛下,臣不知曉,這位崇禎皇帝是陛下的第幾代子孫,也不知曉他究竟做過什么,但是臣以為崇禎皇帝既然會被天幕這般評價,想來應該不是昏君。”
聽到這話,朱元璋那凌厲的眼神瞇了瞇,隱約透出幾分不善的目光,但是很快就又被他隱藏了下去。
這老狐貍。
說話倒是不留痕跡。
一張嘴就是臣不知曉崇禎如何如何,但是天幕說了好,那想來是好沒錯。
可謂是一切責任都在天幕,我只是陪陛下你看天幕而已,什么觀點都沒有發表。
這副生怕說錯了話的態度,朱元璋自然明白的很。
不過,有他這句話就夠了。
朱元璋接著問:
“那你覺得,既然皇帝不是昏君,為何我大明朝會走到天幕畫面上的那種地步?”
“……”
被問到了這個問題的李善長感覺自己的額頭有些冒汗。
如果是平時,朱元璋問出這個問題,他或許還能認真思考一下,然后認真解答。
可是……換做了現在這種,剛剛天幕播放過明朝要滅亡的視頻,朱元璋來問。
這要是說錯了一句話,那還得了?
“這、這……”
李善長其實并不太贊同朱元璋的說法,畢竟……崇禎皇帝本人究竟如何,他們中沒有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