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怒的武則天,不由得想到,自己將原本用來羞辱日本的國名倭國給換成了日本,而且這該死的倭奴,竟然在后世還侵略了華夏,那豈不是會影響她的后世的名聲?
若說是因為她自己做皇帝做的不好也就罷了,因為這種事要是被惡評,那可真是冤枉。
“朕意已決,將日本改回倭國,日后皆以此為名,不得更改!”
要不是因為此刻的大周還有相當多的問題有待處理,甚至于她的皇位都不穩定,武則天真想現在就排一波艦隊,給這個不知好歹的倭奴幾個大比兜。
——隨著天幕的聲音緩緩傳開,一張動畫版的地圖畫面,也浮現在萬朝觀眾的眼前。
畫面上展示的,正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的地圖。
而日本的島國部分,則是重點標注了出來。
【日本,原名倭國。東漢時,漢光武帝劉秀在接見日本使團,發現這群人個個身材矮小,故而賜名倭奴國。】
【后來倭人多次東渡,通過學習中原文化后,得知了倭國的含義是矮人的意思,于是多次上書要求改名。】
“這不就是東夷嗎?”
“這種海外的彈丸之地,竟然能侵略華夏?”
嬴政被驚到了,無法想象,那個后世的清政府究竟有多么廢物,能讓這種彈丸小國給揍了?
“倭奴?”
雖然知曉漢朝是滅亡了自己大秦的那個朝代,但是嬴政還是對于漢光武帝劉秀的這個賜名深表贊同。
“這名字適合他們啊。”
【在公元607年,倭國再次派出遣隋使,還曾在國書上做出過這樣的表述——日出之國天子致日落之國天子。】
隋朝。
因為天幕基本上不帶大隋玩,所以楊廣對于天幕一直當做是一個娛樂活動來看的心態。
此刻正和自己的蕭妃在一起觀看把天幕他,聽到上面關于日本的表述,頓時氣炸了,指著天幕上的日本怒罵道。
“你放屁!”
這小小的倭奴國,竟然敢稱自己是日出之國天子,他楊廣是日落之國天子,怎么滴,彈丸之地的蠻夷還要壓上他一頭?
也怪不得,日后竟然敢侵略華夏。
原來現在這時候就已經這么囂張了?
“即刻準備大軍出征的糧草,建設軍艦,朕要踏平這個倭國!”
給自己的國書這么狂,日后還會侵略華夏,楊廣表示忍不了,征高句麗的計劃要不暫緩,先揍這倭奴一頓再說。
……
【日本數次上書中原王朝要求改名,百年里向中原王朝的皇帝上書四次,日本寓意為日出之國,但包括隋煬帝楊廣、唐高宗李治在內的皇帝,都覺得,就你們也配?】
【后來,武則天登上皇位,日本使節在酒席上新編了一套說辭即——近日之國,再次提出改名日本,酒過三巡,武則天心情大好,隨口答應了他們。】
大唐。
李治看向自己的武皇后,上次天幕所唱鳳起明堂御天下他就感覺這位距離自己很近。
而且上面寫的大大的武周二字,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早就產生了懷疑。
而這次,天幕又透露出來,唐高宗正是他李治,而這位武則天恰好在他后面,且日本是百年內提出的四次改名,算上隋煬帝,唐太宗和他的這三次,很顯然最后一次距離也很,是誰,似乎已經不用多說了。
李治有點繃不住了,此刻天幕在說什么他已經聽不到了。
他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皇后……竟然篡位了?
亙古未有的一位女皇帝,竟然是他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