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不明所以。
“常核?”
留意到了詩句中的兩字不同,李隆基沉思了一會兒便明白了過來。
“后人難道對王維的評價很高嗎?”
王維是狀元及第,文采斐然。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李隆基,并不怎么喜歡王維。
不論如何,至少,此詩一出,大唐朝堂上的無數官員們,則是羨慕了。
能夠留下一段詩句,對于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名垂青史了。
“召王維回京……”
天幕提及,李隆基轉而想想,似乎,王維也沒有做錯過什么原則性的問題,也就是頂撞了他幾句,不愿意為他作詩罷了。
天幕提及了詞句,知曉王維的詩的人,必然會想起他,到時引起風言風語,若是再傳出他嫉妒賢能的說法可就不好了。
【小孩哥:這里面可以裝核彈嗎?】
052d驅逐艦上,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孩哥,指著艦載垂直發射系統朝著記者問到。
【記者:啊?裝什么?】
【小孩哥:裝核彈。】
簡短的對話,只有頭,沒有尾。
轉瞬間畫面轉動,變成了兩幅平分的畫面。
左邊寫著2024青島港。
右邊寫著1937上海南站。
左邊是衣著干凈,面色紅潤的孩子坐在軍艦上微笑。
右邊則是渾身是血,衣著破碎的孩童,在廢墟之下哭泣。
這幅畫面,給了萬朝的觀眾們以極大的震撼。
大秦。
嬴政看著有些羨慕。
此話一出,自不必說,后世肯定是擁有核彈的了。
而且……
就連這么小的小孩子都知道。
“核彈,是用這種軍艦才能使用的武器嗎?”
不明所以的嬴政,開口說道:
“李斯啊,今日天幕結束后,和朕去一趟寺工署。”
“自從踏平六國,朕已經許久沒有去過了。”
“是,陛下。”
李斯躬身應道,不僅僅是秦始皇嬴政,即便是他,也對天幕上所說的這核武器,十分好奇。
大唐。
“2024,看樣子,這個時間是更接近后世蘇瑾所在的具體時間的。”
房玄齡說道,貞觀朝的眾位大臣們點點頭。
“1937,就是那個抗日戰爭時期,想來,這上海的一片廢墟,就是那些倭奴造成的。”
“看來,后人不僅僅有核彈,而且即便是孩童都對此十分了解。”
“這不到百年的兩幅畫面的對比,就是后人對他們當今現狀的自信。”
唐初的群臣們都是精英,即便是對于后世了解不多,但是這種心情,他們還是能夠透過天幕感受到。
“常核落日圓啊……”
李世民感慨的重復了一遍天幕,雖然不知曉這兩句詩句是誰作的,但還真是相當應景。
那核彈,可不就像是圓日落到了地上嗎。
“后世的稚童真是武德充沛……”
他搖頭笑笑,對于這個詢問能不能裝核彈的小孩子,也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宋。
蘇軾看著天幕上的幾個畫面,早已印在了他的腦海。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后人看到這幅畫面,竟然是修改王摩詰的詩句來映景……”
蘇軾笑著搖搖頭,他對于王維,也是極具自己身為后人,對前人的瞻仰。
“摩詰先生,在千年之后的后世,想來也是備受敬仰吧……”&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