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幕上的畫面逐漸下滑,萬朝古人又一次看到了后世的一些評論。
【還好當年東北保住了,要不然現在就有真正意義上的糧食危機了,可惜的是沒保住外東北,要不然東北產量估計還能加上個三四千萬噸】
“是了,那些倭奴,后世是差點把東北占了的。”
早就將此前天幕講述的知識點記好了的李世民,自然知曉這條天幕說的是14年抗戰。
不過……外東北。
“朕記得那清朝的秋葉海棠地圖出現過一次,上次出現的時間很短,天幕司也沒有來得及記錄!”
李世民說著,可惜道:“看這后人所說,后世的朝廷,似乎沒有拿下這清朝的全部領土啊。”
“從這地圖上也可以看的出來。”
即便后世早已不是他大唐,但是李世民依舊為后人感到可惜。
畢竟,在他眼里幾乎無所不能的后人,如果在獲得那所謂的外東北之地,肯定糧食產量還可以大幅度增加吧?
大清。
清朝的皇帝們不禁沉默。
雖然后世的華夏的朝代推翻了大清。
可是,他們也依舊算得上是華夏歷史的一員。
盡管防漢甚于防川,可丟失領土,割地賠款,這種對名聲絕對確實負面影響的事情,他們還是不希望發生。
瞧瞧石敬瑭是什么名聲就知道了。
【蘇湖熟,天下足(狗頭)】
——下面回復:
【時代變了,現在是東北熟,天下足。】
瞧見這條評論,一下子給宋朝的蘇軾整笑了。
“這后人真是幽默。”
【山東真是萬年老三,啥都老三。】
“糧食產量第三,還有什么第三?”
許多山東古人好奇的看著天幕上的這條評論。
【黑龍江糧食產的最多全國最窮啊(笑哭)】
“拜托,讓我們也這樣窮一下吧!”
許多家里有些地的窮秀才之類的看到這條評論不禁面露苦色,那么多糧食,吃都吃不完,怎么可能窮呢。
【窮省排行,糧食產量越高的越窮。】
“啊?”
“糧食產量高不好嗎?不應該富裕才對嗎?”
萬朝古人看到這條天幕又是滿頭的問號。
怎么糧食產量高還不好嗎?怎么能產量越高越窮呢?
看了一會評論,天幕又轉換到下一個視頻。
《古代的華夏人糧食夠吃嗎?我們是什么時候才真正吃飽飯的?》
“吃飽飯……”
許多在田間地頭勞作了一輩子的古代農民,聽到天幕上傳來的聲音,不禁面露苦澀。
“老夫我活了五十多了,除了早些年光景好的時候,平日里,哪舍得吃到飽啊。”
這段時間的天幕信息轟炸也算是讓他這位沒上過學的普通人開了眼。
不禁對后世之人無比的羨慕。
【說起種地這件事,華夏人其實已經種了6000多年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明】
“記下來。”
大唐,李世民不禁計算起來,后世所說的6000多年,究竟可以追溯到哪里,似乎是追溯到了夏朝之前,他完全不了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