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幾個字吸引了注意力的秦始皇,瞪大了眼睛。
“嫦娥……”
嫦娥嬴政倒是知曉,不過六號是什么?探月是字面意思嗎?后人真的如同之前所說的那樣,可以攬月下五洋了?
——評論。
【顧維鈞要是能看到這一幕,該多好啊。】
【這幾年武器裝備上來了,咱們說話也硬起來了。】
【來自月球的推背感。】
【只有軍事強大,外交上才有底氣。】
看著這些后人的評論,許多古人不禁點點頭。
看到這幾條評論,戰國時期許多已經聽過越王勾踐故事的君主們,不由在這時想到了他。
“后人想來也是多年的臥薪嘗膽,才換來的今日揚眉吐氣吧。”
《嫦娥六號返回地球,美國徹底坐不住了》
【在我國嫦娥六號成功帶回了1935.3克月壤之后,整個航天界都沸騰了。】
【月球背面的土壤,到底有什么秘密?】
【由于技術的原因,目前全世界,只有華夏登上過月球的背面。】
【其他國家至多只擁有探索月球正面的能力。】
大清。
康熙只覺得,后世的這個信息給他帶來了太大的震撼。
“原來攬月下五洋是真的啊。”
“還帶回了月球的‘土壤’?”
“后人能上月亮上去?”
說真的,康熙對月球所謂的‘土壤’根本就沒有概念。
只覺得,這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這對于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而如果想要把探月做成一件高收益的事情,那就未來我們一定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只有這樣才能長期開發月球資源,迅速轉化成我們的戰斗力。】
【可大家都清楚,月球上是沒有水資源的,而如果萬里迢迢從地球運送,則成本極高,非常不靠譜】
【所以必須在月球尋找水資源,如果在月球的南極發現了水、冰我們就可以電解制氧,甚至是可以在月球基地種菜。】
【所以,這次全世界非常關注這件事情……】
看著天幕上介紹著登月相關的事情,萬朝的許多古人已經被震驚的說不出話。
大秦。
許多人瞪大了眼睛看著天幕上給出的月球的畫面。
“這就是月球?好丑啊,怎么灰溜溜的,還這么荒蕪?”秦始皇對月球的美好幻想一下子消失了大半。
“那月球上還存在仙人嗎?”
“長生不老藥還會有嗎?”
雖然經過了天幕這么長時間的灌輸,甚至知曉了自己在歷史上會死,大秦也存在不久,但是嬴政對于長生不老,依舊沒有完全死心。
只是這次,如此近距離的從天幕上看到了那荒蕪的月球,嬴政一下子感覺心涼了半截。
就算有仙人,仙人又怎么可能住在那種鬼地方。
不需要別人去說,他都開始懷疑所謂仙人的真實性了。
“在月球上建立基地,還種菜?后人可真敢想啊……”
大唐。
“在月球上種菜?”
“不知道那月球有良田幾畝啊。”
李世民有些好奇,這后世有兩百多個國家,那……
“而且這月球的土地,算誰的?”
“后世畢竟有兩百多個國家呢,就算是五常,也有五個。”
“到最后估計還是要比誰的拳頭大吧……”
大宋。
“月亮上原來是這副模樣嗎?”
此前看過天幕上各種信息的蘇軾,除了北宋的滅亡以外,都沒有太過動容的蘇軾此刻也不禁面露驚色。
那荒蕪的景象在蘇軾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偏偏,即便知曉,他又不能親自上去看看,以及像后人一樣研究一番。
“都怪天幕,這下好了,知道月球長這樣,以后還怎么對月抒情啊……”&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