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岳飛選擇投軍報國,他經過選拔,成為大宋的一名敢戰士。】
大秦。
“就是說,這岳飛是從最底層的士兵做起的?”
嬴政醒了醒神,這倒是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如果是以親軍法度來衡量,能夠從最底層的士兵上升到統帥北伐的將軍,這個難度,不可謂不大。
足以證明此人武力、謀略、統帥能力都是極高。
而且天幕此前講述的岳飛數次擊敗金軍也證明了這一點。
【四年后,金軍攻破太原,南下圍困開封】
【從平定軍中突圍回鄉的岳飛,目睹了金人對百姓的殺戮】
【值此天下將傾之際,岳飛的老母親為了鼓勵他堅定報國為志,不要憂慮不能為她敬孝晚年,故而在他的背上刺下四字】
【——盡忠報國】
【勉勵他積極抗金,報效祖國。】
天幕上的聲音,將岳飛的故事娓娓道來。
伴隨著有些哀傷的《懸溺》伴奏。
精忠報國的岳飛,已經初見端倪,但是無數的古人卻已經知曉了他后來的命運。
不由一下子淚崩了起來。
“如此忠臣良將,這趙構怎可如此啊……”
李世民的淚點有點低,之前只看到趙構殺了一名擊敗過金軍,名叫岳飛的武將,還能忍住。
此刻……看到了岳飛的生平,特別是其母親在其背上刺字的畫面,再也忍不住,流下淚來。
大宋。
趙匡胤愣愣的,口中輕念出這幾個字:
“盡忠報國……”
看過了后人對大宋那怒其不爭的謾罵或陰陽,甚至連他這位可能和這些后代們都沒有太多關系的‘先祖’都沒能逃脫。
再見到大宋如此的忠臣,以及岳飛那么明事理的老母親,趙匡胤心底也是一陣陣的酸楚。
這國……可不是后世的那種人民共和國,而是他們老趙家的國……
這豈不是說,忠心的臣子在前線為國嘔心瀝血,賣國的皇帝在后方屠戮忠良。
哪怕只是換位思考一二,趙匡胤也無法接受有人這樣對待自己。
大秦。
“如此忠臣良將不能善用……”
嬴政也不禁感到有些惱火了。
“這岳飛,想來就是這宋國的白起,宋國的王翦。”
“哎……”
想到這里,嬴政不禁有些感慨。
“當初滅楚,朕一意孤行,出師不利,后不得不再親自前往頻陽請王翦老將軍出山。”
“作為皇帝,可以犯錯,但卻不能不吸取教訓……”
可惜,嬴政并未在趙構的身上,看到他吸取了什么教訓。
還將這位一心為國的忠臣良將給殺了。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從被洗劫一空的汴京撤出,帶著徽欽二帝北上,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同年五月,剛繼位的趙構,就準備南遷避戰】
【時年二十五歲的岳飛得知消息后,不顧自己官卑職低,也要向趙構越級上書】
【他請求趙構親率六軍北渡,恢復中原】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卻只換得,卻只換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并革除了他的軍職、軍籍,逐出軍營】